长安车友会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998|回复: 0

车主需关注轮胎使用的十大禁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8 15: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人将轮胎比喻人穿的鞋,这未尝不可,不过未听说过鞋底出现爆裂会出人命的故事,而轮胎爆裂导致车毁人亡的消息则是时有所闻。有统计数据表明,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中,由爆胎引起的事故占70%以上。从这一角度看,轮胎对车辆的重要性远远超过鞋对人的重要性。
  而用户在出行前往往仅对发动机、刹车、转向、灯光等进行检查及保养,却忽视了对轮胎的检查、维护,这样做给行车安全埋下了一定的隐患。本文总结了使用轮胎的十大禁忌,希望能为您的有车生活提供一些帮助。
  1、忌胎压过高。
  各汽车制造厂对轮胎气压都有特别的规定,请遵循标示,千万不可超出最高值。气压过高则使车身重量集中在胎面中心上,导致胎面中心快速磨耗。受外力冲击时,容易产生外伤甚至爆破胎面;张力过大,造成胎面脱层及胎面沟底龟裂;轮胎抓地力减小,刹车性能降低;车辆跳动,舒适性降低,车辆悬挂系统容易损坏。
  2、忌胎压不足。
  轮胎气压不足会导致轮胎过热。低压使轮胎的接地面积不均匀,胎面或帘布层脱层、胎面沟槽及胎肩龟裂,帘线断裂,胎肩部位快速磨耗,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增大胎唇与轮辋之间的异常摩擦,引起胎唇损伤,或者轮胎与轮辋脱离,甚至爆胎;同时会增加滚动阻力、加大油耗,而且影响车辆的操控,严重时甚至引发交通事故。
  3、忌凭肉眼判断胎压。
  轮胎平均每月会少掉0.7公斤/平方厘米的气压,而且轮胎气压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温度每升/降10℃,气压也随之升/降0.07~0.14公斤/平方厘米;气压必须在轮胎冷却时测量,而且测量后务必将气门嘴帽盖好。请养成经常使用气压表测量气压的习惯,不要凭肉眼判断。有时气压跑掉许多,轮胎看上去却并不太瘪。每月应至少检查一次气压(包括备胎)。
  4、忌把备胎当成正常胎使用。
    车辆在使用过程中,假如跑了10万到8万公里以后,用户会把备胎当成好的轮胎使用,把原来轮胎当成备胎使用,这样是绝对不可取的。因为使用时间不一样,轮胎老化程度也不一样,所以非常不安全。
  车胎坏在路上了,车主们一般都会换上备胎,有的车主就不记得还要把备胎换下来了,忘了备胎只是“有备万一的轮胎”。
  5、忌左右轮胎气压不一致。
  当一侧轮胎压力过低时,行车、刹车过程中车辆就会向这一侧跑偏。同时也要注意,同一车轴上的两条轮胎应是花纹规格完全相同的,不同厂家、不同花纹的轮胎不可同时用于两前轮,否则也会出现跑偏现象。
  6、忌轮胎超负荷工作。
  轮胎的结构、强度、以及使用气压和速度是经过厂家严格计算确定的,不遵守标准而超载使用的轮胎会影响其使用寿命。根据有关部门的实验证明:超负荷10%时轮胎寿命降低20%;超负荷30%时轮胎滚动阻力将增加45%-60%,同时燃油消耗也会增加。同时超载本身就是交法所严格禁止的。
  7、忌不及时清除轮胎异物。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行驶路面千差万别,胎纹中不可避免地会夹杂碎石子、钉子、铁屑、玻璃碎片等异物,如不及时清除,时间长了,其中有一部分会自己脱落,但有相当一部分会越来越“顽固”,卡在花纹中越陷越深,当轮胎磨损到一定程度后,这些异物甚至会刺破胎体,导致轮胎漏气甚至爆胎。
  8、忌备胎不用就不管不顾。
  备胎一般都放在后备厢里,后备厢内又常常存放机油等油品。轮胎的主要成分是橡胶,而橡胶最怕的就是各种油品的侵蚀,轮胎沾到油后,很快就会发生胀蚀,这会大大降低轮胎的使用寿命。因此尽量不要把油品和备胎放在一起。如果备胎已经沾到油,要及时用中性的洗涤剂把油污冲洗掉。
  每次检查胎压时,不要忘了检查备胎。且备胎的气压要充得相对高一些,以免日久跑掉。
  9、忌胎压一成不变。
  通常在高速公路行驶时,轮胎气压应提高10%,以减少因屈挠而产生的热量,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保障。
  冬季也要适当增高胎压。冬季室外气温低,受热胀冷缩的影响轮胎气压也会降低,若不适当地增加胎压,不仅会增加汽车的油耗还会加速汽车轮胎的磨损。但也不可过高,否则会大大降低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制动性能减弱。
  10、忌修补过的轮胎使用不讲究。
  修补过的轮胎不要安装在前轮,也不可在高速公路上长时间使用。当胎侧损坏时,因胎侧比较薄且在使用中是轮胎的变形区域,主要承受来自轮胎内气压的周向力较大,故应更换此轮胎。
大家正在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长安车友会 ( 渝ICP备06005564号-1 )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1124号

GMT+8, 2024-11-18 20:33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