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车友会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老晏

三峡游之三:三峡大坝篇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5-4 20: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5-4 20: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块石头叫“镇水勇士”。当年修大坝时,由于工程截流时投料不容易稳定,专家就采用了三维立体中最抗激流,稳定性最好的四面体,当把它抛下截流龙口后,它那尖尖的棱角就迅速地插入水下的淤泥中,很好的阻挡水流对它的冲击,从而保障了截流成功。
DSC05174.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4 20: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地方,咱再次臭美一回。
DSC05181.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4 20: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坛子岭制高点上看5级船闸!壮观吧?
DSC05191.JPG
DSC05192.JPG
DSC05193.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4 20:1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看风景如画的大坝景色!
DSC05194.JPG
DSC05199.JPG
DSC0520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4 20:14:35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看雄伟的大坝!
DSC05200.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4 20:24: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峡坝址基石!

当年为何选择在这里建三峡大坝?

当年的地质勘察表明,整个三峡地区都是在沉积岩环境中形成的,包括瞿塘峡、巫峡及西陵峡的下段,都是岩溶特别发育的石灰岩地质,基础不好。而三峡坝址的形成年代是震旦纪花岗岩,其上下10公里范围内地层是火山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属火成岩,强度高,适合做高坝。

更让人奇怪的是,与三峡大坝只有30公里之隔的葛洲坝坝址,其地质与三峡绝然不同,它是砂砾石,形成年代要比三峡坝址晚约上亿年,这种结构的岩石有泥化夹层,遇水后易软化,摩擦系数小,对大坝稳定不利,也不适宜建高坝。一位外国专家参观三峡工程坝址后,感叹地说:三峡是上帝赐予中国人的坝址。

DSC05212.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4 20:26: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最大的“书”——在坛子岭上有一本用不锈钢做的“书”,其扉页上记载有三峡工程的相关情况。

DSC05218.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4 20:29: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从坛子岭到“175”景区,由于当天游缆的人多,交通车无法满足需要。所以,偶就走路到第二个景点。

趁机沿途打望!

DSC05223.JPG
DSC05227.JPG
 楼主| 发表于 2008-5-4 20:30:59 | 显示全部楼层
175水位景区!
DSC05221.JPG
DSC05236.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长安车友会 ( 渝ICP备06005564号-1 )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1124号

GMT+8, 2024-6-26 16:05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