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车友会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95|回复: 2

长安:缔造“汽车第四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30 16: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06年,长安集团汽车产销量达到70万辆,这个数据,支撑着重庆紧跟上海、长春、武汉之后,位列全国第四。
    如果说重庆与中国“第四城”的话题颇多争议的话,那重庆作为中国“汽车第四城”则是当之无愧,没有争议的。
    70万辆的数据,能够让很多人宽心———从市领导,到普通市民。从1983年第一台长安微车诞生,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重庆直辖之后的超速发展,长安集团已经成长为一个汽车航母,足以担当新兴直辖市对它的期望———百亿级的产业,整车和配套产业数以十万计的庞大就业人口。
    而在10年前,也就是直辖初年,长安汽车在国内微车行业排名第四。这10年,长安走过怎样的风雨历程?
微车“苦旅”
    “面的”、“微面”、“拓儿”、“拓儿车”———这一系列亲切的称呼,都与一个重庆的汽车企业有关。可以这样讲,改革开放以来,与中国普通百姓生活最密切的汽车厂,就是重庆长安。
    因为价廉,长安奥拓成为许多人的第一台轿车;因为省油,长安系列微型货车成为无数小企业主的致富帮手;因为体态小巧,长安微面活跃在城市和乡村的支线客运线上。在中国的汽车品牌中,“长安”是最亲民的。
    1995年,也就是直辖前二年,第一台长安奥拓下线;1999年7月,也就是直辖之后两年,奥拓·都市贝贝(电喷型)面市,2000年5月,羚羊电喷轿车SC7101面市;2001年,长安福特小型车嘉年华上市;2005年4月20日,长安铃木Swift雨燕上市———
    从重庆直辖前后至今,重庆长安集团与他们的外方合作伙伴一道,为中国提供了多款适合当时国情的乘用车。但这条路,长安集团走得并不轻松,这一路,堪称苦旅。
    从长安奥拓在国内率先打出“百姓”牌开始,长安就成为中国私家车和“百姓车”的先锋,但在2000年以前,私家车市场远未成熟,当时的汽车消费,是以集团购买为主。微车消费力不足,而且利润较低,与长安系列同时在市场上销售的另几款合资品牌,因为有公车消费的强大支撑,赚得盆满钵溢。
    俗语说“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长时间的市场磨砺,也让长安收获宝贵财富:长期的市场压力,让企业学会市场判断;多年对小型车、微型车的执着探索,令长安成为该领域的高手,一旦市场细分实现,长安立马就能成为该细分市场王者;中国广大的农村、中国之外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对微车的巨大潜在需求已经显现———
    宝剑锋从磨砺出。凭着多年苦旅,长安一旦发力,足以令对手感到压力。
  “时尚”先锋
    借着这次“直辖十周年,中国主流媒体看重庆汽车”的契机,记者与来自其他城市的汽车记者有了一些交流。在他们的口中,长安这个老牌企业,竟然更多地与时尚联系在一起。
    杭州日报汽车专版主任说,长安福特生产的福克斯在杭州很受欢迎。因为经济发达,杭州市民对车很挑剔,而长安福特生产的福克斯,尤其是两厢福克斯受到杭州高级白领和中产阶层青睐,原因是动感十足,造型时尚。
    2006年福克斯上市,对长安来说是一个分水岭。
    一个来自深圳的汽车记者还提到雨燕和马自达3,说这两款车造型时尚,还很适合改装。
    其实“长安系”的时尚车型,从低端到高端,已经可以涵盖一个很广的市场领域———奔奔、雨燕、天语SX4、福克斯、马自达3、沃尔沃S40———
    而新近上市的两厢天语SX4,更凭借其时尚造型和时尚的“Crosover”休旅车概念,在市场上一炮打响,订单已排得满满当当。
    近几年来,长安凭着一系列漂亮的手笔告诉竞争对手:长安不但擅长制造“草根味”浓厚的平民车,对时尚前沿的车型运作,长安一样可以玩得得心应手。
厚积薄发
    长安总裁徐留平说,凭着长安集团多年的努力,我们要厚积薄发。
    2007年6月7日,重庆直辖10周年庆典前,全国主流媒体聚焦重庆。面对他们,长安集团总裁徐留平透露长安人的雄心:2010年,长安集团要实现汽车年产销2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汽车要达到120万辆!
    在两届企业掌门人的带领下,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把以前在微车行业排名第四的长安汽车,发展壮大为能够挑战“三强”的国内第四大汽车集团。
    徐留平对中国汽车工业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说,未来十年,可能在前半段,国内有些小型汽车企业还能勉强维持,但到后半段,就可能经历一个“大洗牌、大淘汰”的过程,生产集中度会更高。长安必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中国市场中冲杀出来。
    对长安的未来,他有理由乐观:“长安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与合资合作‘两条腿’走路,自主创新与合资合作是长安得以加速奔跑的前提,也是推动长安奔向美好未来的原动力。中国汽车产业正处于一个快速成长阶段;自主品牌空间巨大。长安必须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
    到2010年,如果长安集团年产销200万台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不但能夯实重庆作为中国“汽车第四城”的地位,还大有可能更进一步。长安,承载着所有重庆人的厚望。

天助自助者
    10年前,重庆人以长安自豪,因为那时国内能造车的城市很少;今天,重庆人以长安自豪,是因为长安生产的好车很多。
    眼下的长安集团,除拥有“长安”这一自主品牌,还成功地合资运作了福特、铃木、马自达和沃尔沃等品牌。如此耀人成就,在偌大的中国中、西部,唯长安独有,唯重庆独有。
    直辖,自然会带来很多机遇,但这机遇,却不是天上掉馅饼,对每个企业而言,产品的市场运作全过程,都得靠企业自己一手一脚亲自打理。梳理长安这些年来的发展,会发现历史是多么眷顾这个企业,同时,长安总能及时准确地把握住一次次关键的时机,同时保持前瞻性,从而成就自己在今天中国车业的显赫地位。
    回想长安造车之初,并非没有竞争对手,不论是微轿还是微面,在西安、天津、柳州、贵州,都有类似的产品在生产,但最后,这些企业大多并入其他汽车集团,唯有长安,凭借强有力的市场运作,坚持到今天,并发展壮大。
    2000年之后,国内车业掀起一股合资热潮,大型汽车国企纷纷选址沿海发达城市,合资生产国际市场主流车型,大赚快钱热钱。面对诱惑,长安一方面加快合资的步伐,另一方面,也加大自主开发力度———2003年4月,长安第一款概念车“杰勋”在上海车展亮相;2004年9月16日,长安第一款自主品牌汽车“长安CM8”下线,2006年9月20日,长安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长安奔奔”下线,很快形成月销数千台的旺销态势,成为细分市场主流车型。
    当国内几大汽车集团几乎已放弃自主品牌、自主研发,一味“拿来”国外畅销车型的时候,长安已在自主品牌领域开疆拓土,事业蒸蒸日上。长安已经看到了下一步:对自主品牌汽车而言,春天很快到来。
    西谚有云:天助自助者。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

大家正在看
 楼主| 发表于 2007-6-30 16: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年前的重庆直辖,为重庆迎来了一次大开放的历史机遇;
  十年前的重庆直辖,为长安创造了一次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直辖十年,重庆的社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
  直辖十年,长安经历了中国汽车市场风起云涌的严峻考验,在中国的汽车工业史上书写了一幅波澜壮阔的创新诗篇,并成为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代表。回望十年非凡历程,精彩瞬间仿佛重又呈现。
  直辖十年,十倍长安
  自1862年创办至今,长安已跨越三个世纪,走过145年的风雨历程,从中国最早的近代工业先驱发展为总资产突破300亿、员工4万名的国内最大小型车及发动机制造企业,跻身中国汽车行业前四强,是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领军企业之一。
  长安总部位于重庆长江和嘉陵江两江汇合处,下辖“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铃木汽车有限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汽车有限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南京公司”、“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南京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河北长安汽车有限公司”、“河北保定客车有限公司”、“重庆长安跨越车辆有限公司”、“江西江铃控股有限公司”、“长安地产有限公司”等十余家公司,产业涉及整车、发动机、房地产等领域,地跨西南(重庆)、华中(江西)、华东(江苏)、华北(河北)四地,年汽车生产能力达100万辆以上,年发动机生产能力100万台以上,2006年销售收入突破430亿元人民币。
  长安位居重庆市工业企业50强之首,中国上市公司20强,中国制造企业100强。“长安”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品牌价值133.58亿元,世界汽车品牌排名前20位。
  1997年到2007年,直辖10年来,长安取得了飞速发展。1997年,长安的年汽车产销量在7万辆左右徘徊,年销售收入仅40多亿元。2006年,长安汽车年产销突破70万辆,是直辖时的10倍,销售收入达到430亿元,是原来的10倍。
  长安故事一:
  从长安制造到长安创造,自主创新引领未来
  直辖之初,长安生产的长安之星系列车型,主要是引进国外技术消化吸收后进行国产化,并不能算是真正的自主开发。直辖后不久,随着重庆的进一步发展,有着强烈忧患意识的长安已经认识到培育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强大的必由之路。2001年,长安投入巨资与国外先进的开发设计公司联合开发新产品,置之死地而后生,借一切可借之力,培育自主开发能力,把国内外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本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知识资源、人力资源等整合在一起。在具体实施中,长安把建立新产品开发平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内容列入企业发展战略中,明确指出要在2007年汽车/发动机产品开发达到S4/P4级水平。2003年,在世界汽车造型之都的意大利都灵,成立了长安汽车欧洲设计中心,2004年,长安汽车上海研发分院成立。它们与位于重庆的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总部一起,形成了资源互补的研发闭环三角。
  长安用近十年的实践,探索出了一种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的成功模式,即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称之为“长安模式”的自主创新道路。
  回顾十年,长安汽车在产品开发和对外技术合作上,一直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针,广泛开展国际技术合作,在自主发展的基础上坚持对外开放,通过联合开发最后达到以我为主、自主开发。通过摸索,在不断引进产品和技术的过程中长安的汽车工程师逐渐掌握了大量国际先进的汽车设计知识和相应的实验数据,具备了对一些车型进行改型的能力。与此同时,长安成立了国家级的汽车研发中心——长安汽车技术中心,该中心成为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的前身。进入新的世纪,长安汽车由前期单纯的技术引进、国产化改造转变为开始对某些原有车型的改型和进行一些探索性的联合开发,主要是车身改进、匹配不同排量的发动机然后形成新的系列车型等。通过与国外设计公司的探索性联合开发,长安具备了“四大能力”即零部件改进设计、全三维设计和部分模拟仿真分析能力;联合设计、部分自主设计的能力;车身开发、整车性能测试、发动机开发和匹配的开发能力;现有车型进行重大改进、改型的能力。直辖之初的1998年,长安成功开发出了在国内微型车中具有领先水平的“长安之星”汽车,这款汽车无论是在性能还是在对国家法规的适应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后来被广大媒体称为长安汽车的赢利之星。2001年以后,长安进入“以我为主,自主开发”阶段。2001年底,以全面启动长安CM8的研发为标志,长安汽车走上了真正意义上的“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道路。从此,长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自主开发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为中国汽车工业及国内众多汽车消费者奉上了一桌精彩纷呈的自主品牌大餐。
  2004年9月16日,长安第一款自主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多功能汽车长安CM8在位于重庆长安汽车工业园的渝北汽车制造厂成功上市。
  2006年5月18日,长安自主研发的国内首款多功能家庭轿车——陆风风尚在吉祥三宝一家欢快悠扬的歌声中在北京隆重上市。目前,该车已在长安集团的华中生产基地江铃控股成功实现批量生产。
  2006年9月16日,长安第一款自主品牌轿车——长安奔奔在重庆长安汽车工业园内的渝北汽车制造厂下线,并于2006年11月18日在第九届北京国际汽车展上隆重上市。作为长安的自主品牌轿车,长安奔奔的诞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它是长安“以轿为主”发展战略的进一步体现,意味着长安在广阔的自主品牌轿车市场正式扬帆起航。目前长安奔奔的月销量已经进入国内同行业前两位。2006年底,在“中国汽车自主创新成果大典”评选活动中,“长安奔奔”和“长安CM8汽车”荣获“集成创新奖”,“长安之星”荣获“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奖”。
  2007年3月26日,长安自主品牌轿车——杰勋在重庆长安汽车工业园内的渝北汽车制造厂隆重下线。4月20日,在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汽车展上正式上市。杰勋是长安自主品牌轿车继奔奔之后的又一杰作。其诞生不仅仅拓展了长安自主品牌轿车产品线,也标志着长安汽车集团自主创新能力趋于成熟和完善,意味着长安自主品牌战略迈向了一个更高的发展阶段。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国内微车行业倒数前两名到目前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10%,产销量居全国汽车行业第四,长安汽车始终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不断探索着中国汽车工业自主创新之路。从引进技术国产化,到联合开发,再到以我为主、自主开发,长安所推出的众多自主开发车型足以说明长安已经具备了以我为主、利用全球资源进行自主开发的能力,“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长安模式已逐渐形成。
  随着长安CM8,陆风风尚,长安奔奔、陆风风华、杰勋系列自主开发车型和CA、CB系列自主研发发动机的陆续推出,长安还将自主开发大型豪华客车、城市SUV、中高级轿车、城市跑车、重型卡车等高附加值车型。到“十一五”末期,长安自主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产销量将达到长安汽车产销量的50%以上。
  2006年10月29日,在重庆举行的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高层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长安创新模式的内涵进行了总结,即以国家产业政策支持为依托,以企业为创新主体,视国外合资合作方为资源,在政府、国外合资合作方和企业三方联动之中,通过技术创新的渐进式升级,构建起“以我为主”的自主创新体系,以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与会专家及相关媒体记者一致认为,长安汽车在形成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而且积累了可贵的经验,逐步达到了“以我为主、自主开发”的程度,这不仅有助于长安汽车的持续发展,对全国汽车行业或其它行业的自主创新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可以说,长安模式在国内汽车产业自主创新方面具有示范作用,给出了一个可借鉴的办法。
  直辖十年,是长安自主创新飞速发展的十年,长安已培育出了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形成了较完善的自主创新体系,完成了从长安制造到长安创造的成功转变。
  长安故事二:
  从驰名商标到世界品牌,科技品质畅享生活
  直辖十年,伴随着重庆发展的脚步,长安已成长为中国驰名商标、世界知名品牌,以133.58亿元的价值成为中国汽车行业中最具竞争力品牌,同时跻身世界汽车品牌前20位。
  长安自投身中国汽车工业以来,一直坚持品牌发展战略,以品牌拓展生存和发展空间。直辖后重庆的发展历程,也是长安品牌不断提升的过程。
  1997年6月,重庆直辖伊始,长安开始导入CIS战略,设计了以天体运行轨迹——椭圆为基础的全新长安品牌标识。
  1998年,长安品牌系列商标荣获重庆市首批著名商标称号,品牌价值25亿元;1999年,长安被国家正式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2000年,长安品牌价值为32.4亿元人民币。
  2001年,长安品牌排名世界品牌汽车制造第20位。
  2002年,长安品牌价值达46.18亿元。
  2004年,《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发布,长安以79.48亿元的品牌价值名列第60位,位列重庆第一。
  2005年,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发布,“长安”品牌首次突破100亿元,以106.97亿元成为中国汽车行业最有价值的自主品牌之一。
  2006年,长安品牌价值133.58亿元。
  2006年7月,以“同步国际 创新未来”为主题的长安轿车品牌战略发布会在北京召开,长安发布了自主品牌轿车发展战略。并推出轿车品牌的盾形徽记,这标志着长安立志打造中国自己的国际化轿车品牌已进入新的里程。
  2006年10月,长安品牌入选“2006中国十大世界影响力品牌”。
  长安品牌价值的提升,是以长安汽车的品质为基础,品质是长安品牌的生命之所在。在长安品牌发展的道路上,从来都是把品质视为企业的生命,视为品牌大厦的根基。“人品即产品,质量即生命”的理念在长安得到了全面的体现。
  1999年7月20日,长安大操场,5辆全新的长安汽车和10个车身整齐地摆放着,数百名员工代表站在一旁。如果不知道内情的人,多半会认为这是一个新产品的投放仪式,然而,当巨大的铁锤砸向汽车时,人群顿时鸦雀无声,一种悲壮的情绪感染着现场的每一位员工。转瞬间,汽车和车身被砸烂。长安人感慨万端地说:“如果今天不‘砸’掉自己的不满意产品,不‘砸’掉低下的质量意识,不‘砸’掉不符合现代管理中残存的陋习和作风,明天的市场就会砸掉长安人的饭碗。今天砸车,就是希望能够砸出一种自我超越,能够砸出我们的警醒和决心,能够砸出全员更高的质量意识、责任意识、精品意识来。”砸车之举,为长安砸出了形象,砸出了希望。没有当初破釜沉舟的勇气,哪来今天长安产品的高品质,更没有长安133.58亿的品牌价值。
  用户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为了向世人展示长安汽车的高品质和卓越性能,长安在1999年策划了“长安之星高原万里行”活动,由探险勇士谷诗雨一行四人驾驶长安之星进行高原探险。其间长安之星横跨7个省、市、自治区,翻越21座海拔3500米以上的高山和无数的峡谷峭壁,跨越了10余条大江名河,在中国路况最复杂最艰苦的公路上穿行,历经万里,车子完好无损,轮胎没加一次气,车没掉一块漆,以至很多人由衷地认为这是一个奇迹!1999年8月13日,在清华大学汽车碰撞实验室,“长安之星”顺利完成了中国小型车首次安全碰撞实验,被国内同行和众多媒体誉为挽救中国微车命运的第一撞。
  在注重产品品质的同时,长安也紧跟世界汽车工业发展趋势,积极倡导“安全、节能、环保”的汽车消费理念,并致力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科技水平行业领先。长安HEV混合动力汽车项目是国家“863”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车采用并联式驱动系统,具有节能、环保等特点,将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实现产业化,代表了长安在汽车新能源领域科技探索取得的显著成果。在2006年11月26日的第四届北京国际清洁汽车技术及产品展览会上,长安CV9混合动力车作为国内自主研发的首款混合动力汽车获得“突出贡献奖”。
  2007年第十二届上海国际汽车展上,长安汽车集团携麾下众多品牌共25款展车、四大系列7款发动机的强大阵容,成为此次上海车展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特别是作为继“长江鲟”、“御风”、“星晴”等概念车之后推出的第六款概念车,也是第一款量产概念车的长安CV8,凭借着大气时尚造型和动感风格,向人们诠释了未来汽车生活流行趋势与发展方向,更传达了长安汽车科技、品质的造车理念。
 
长安故事三:
  从国内市场到全球领域,国际视野领先行业
  2006年6月29日,来自全球28个国家的70多位海外客户代表汇聚山城重庆参加长安汽车2006年"全球合作,共舞未来"的海外商务大会。
  此次海外商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长安已全面完成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到主动出击全球领域的巨大转变,意味着长安开始向海外市场发力并将在国际化道路探索上迈出新步伐。
  长安汽车自九十年代初开始进入国际汽车市场以来,从最初依赖其它公司代理出口,到逐步形成覆盖40多个国家的海外经销网络,再到制定并实施海外战略,实现自营出口,长安汽车在国际汽车市场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目前,借助长安品牌的巨大实力,长安汽车已成功进入巴基斯坦、叙利亚、美国、埃及、哥伦比亚等84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国外建立了多条汽车生产线。目前,长安汽车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海外营销、服务团队,在中东、南亚、东南亚、北非、南美等市场已经形成销售规模。
  2006年,长安集团抓住机遇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出口汽车2万余辆,同比增长43.3%。随着长安汽车自主开发能力的强力提升、自主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可供出口的产品越来越多。目前,长安自主开发的长安CM8、CV9陆风风尚、CV6长安奔奔、CV11长安杰勋等已先后投放市场,在国内市场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在海外市场上也备受青睐。2007年4月25日,第一批200辆自主品牌轿车长安奔奔从重庆港装船正式出口阿尔及利亚,这是长安奔奔自去年年底上市并在国内市场持续热销以来首次向海外出口。
  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徐留平表示,这一切仅仅是长安汽车发力海外市场的开始。经过近几年的“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研发历程,长安已培育出了较强的自主开发能力,拥有了整套汽车开发流程和标准,具备了从创意到设计、到验证,再到设计更改与完善的地跨重庆、上海、欧洲三地的24小时不间断研发体系。强大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研发体系成为长安开拓海外的核心支撑。今年开始,长安汽车集团计划每年将推出3款以上自主研发的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新产品,最多时每年将达到8款。随着CV6、CV7、CV9、CV8、CM5等6个平台的自主知识产权车型的相继上市,长安可供出口的产品包括了微车、轻卡、皮卡、SUV、1.0-2.2L轿车、1.6-2.2L的MPV车等不同谱系,此外,长安HEV混合动力汽车也将逐步推出,并且这些产品的排放、安全等标准完全满足欧盟的严格要求,为长安汽车开拓海外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产品支持。
  “十一五”期间,长安将不断加大海外市场的拓展力度。为此,长安将原来“以微为本,以轿为主,发展商用,进军服务”发展战略拓展为“以微为本,以轿为主,发展商用,进军服务、开拓海外”,将开拓海外市场提升到发展战略的高度。在加大力度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长安将继续强化自主创新,加快结构调整,推进战略重组,整合优势资源,着力发展西南(重庆)、华东(南京)、华中(江西)、华北(河北)四大汽车生产基地;充分利用和整合海内外研发优势资源,构建长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创新体系;推进集团大营销,优化营销渠道,强化网络建设,增强网络承载力;延伸产业“价值链”,拓展汽车服务市场,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长安汽车为基础,拓展海外市场,逐步实现国际化经营;强化质量管控,加强全球采购的配套供应体系建设,提升成本优势,增强综合竞争力;深化战略合作,塑造品牌形象,培育可持续发展能力。
  未来的长安,将是一个国际化的长安,一个规模不断扩大、效益不断提升的长安,长安的国际化将是以市场国际化为序幕的国际化进程。作为长安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战略基本点,只有市场国际化得以顺利实现,才能取得后续的成功。因此,海外战略是长安国际化的重要内容,长安会倾全力推动海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未来几年内,长安将以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创新为基础,在海内外同步推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长安汽车,到2010年,长安汽车海外销量将达到20%以上,长远目标达到30%~50%。同时,积极探索自主研发汽车使用合资公司品牌、海外网络进行营销服务的经营模式;探索与合资公司、战略伙伴共同开发海外市场的合作经营方式。适时投资,注重知识产权的输出和保护,提升海外营销服务能力,逐步实现产业国际化,建立多个海外营销机构,在海外建设合资或独资生产基地。2007年3月,在美国得克萨斯州举行的一个重要仪式上,长安汽车集团在美国的进口商TigerTruck的所有者、得克萨斯州国会议员Kevin与得克萨斯州Jasper市郡的其他政府官员联合宣布,长安集团旗下长安跨越将与TigerTruck公司在美国与墨西哥边境建立SKD散件组装厂,生产皮卡和中型卡车,销往美国和加拿大市场,首批汽车将于2008年初交付使用,实现了国内汽车企业首次在美国建立汽车生产厂。
  立足国内,面向世界。除了汽车等相关主业外,长安还进军房地产、物流等行业,为长安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如今,随着长安华都、长安丽都等楼盘的相继推出,长安地产已成为长安集团新的经济增长点。
  与此同时,长安民生物流也拉开了进军海外资本市场的战线。
  2006年2月23日,长安集团旗下长安民生物流公司H股在香港创业版成功上市,每股配售价格2.7港元,配售5000万股(不含国有股减持500万股),集资总额1.35亿港元。上市首日,就取得了开盘价4.80港元/股,收盘价4.95港元/股,成交量1214.9万股,成交金额5562.8万港元的优异业绩。在海外外资本市场上首度试水的圆满成功,使长安进军海外的信心更足。
  未来的长安,正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长安故事四:
  从地区发展到合纵连横,资本扩张彰显雄心
  直辖以来,长安进一步加强了与战略合作伙伴日本铃木公司的协作关系;引入世界500强的李尔公司,成立长安李尔;实施东扩战略,成立南京长安,建立东部生产基地;实施北上战略,相继成立河北保定客车和河北长安,确立中原战略要点;联盟IBM等,成立亨格信息公司;携手Oracle,进军汽车电子商务领域;引入罗兰·贝格管理咨询,实施ERP流程再造;联手民生,打造长安民生物流。2001年4月25日,长安与福特公司正式联合组建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掀开了长安汽车发展新的篇章。
  2003年10月15日,时任重庆市市委书记黄镇东和市长王鸿举在长安福特共同见证了长安和福特扩张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谅解备忘录的签署。根据备忘录,长安与福特同意追加投资超过10亿美元用于提高双方合资公司的产能,谋求进一步拓展双方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商机。同一天,专程来华的美国福特公司董事长比尔·福特同重庆市领导、长安公司负责人一起参加了长安福特将产能由每年2万辆提高至15万辆的项目奠基仪式。该厂于2003年1月正式推出嘉年华,这是福特汽车公司在中国投放的第一款国产车型。随即,在5月,长安福特的第二款乘用轿车蒙迪欧也正式上市。
  2005年4月,长安福特南京公司正式启动,该公司是长安福特的第二工厂,与长安福特重庆工厂不同的是,南京工厂增加了一个新股东--日本马自达,南京公司不仅生产福特品牌的汽车,还将生产马自达品牌汽车。南京公司也是马自达公司在中国的第一个合资公司。
  同月,长安、福特、马自达共同签订了三方合资的投资额达25亿元人民币的全新发动机厂合同。新合资公司命名为“长安福特马自达发动机有限公司”,其中长安占有股份50%。2007年4月26日,该公司正式投产,年发动机生产能力35万台,开始为长安福特马自达重庆工厂提供发动机,并计划为即将投产的南京工厂提供发动机,并为长安、福特、马自达三家公司在中国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2005年5月29日,长安和江铃汽车集团共同在江西南昌出资组建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江铃控股首期注册资金1亿元,并在随后不久增资至10亿元。从产业方面来看,长安和江铃具有很强的互补性,都是国内汽车行业的领先者,具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与优良的传统,两家战略联合、优势互补,将能实现双方在技术、产品以及市场区域等方面的优势互补。江铃控股的陆风汽车系列是国内领先的SUV品牌,合资公司成立后推出的第一款新车陆风风尚是长安花费三年时间倾心打造的一款中国真正的MPV,江铃控股的全顺商用车、JMC轻卡等产品同样是中国轻型汽车行业的领跑者,目前,该合资公司正在向30万辆的产能规模发展。
  陆风风尚的成功转产,成为国内第一家中资企业向另一家中资企业输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车型的典型案例。该产品除了应用国际尖端技术之外,自主开发的专利技术高达133项,标志着长安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进入一个新的起点,也昭示了长安集团与江铃集团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致力打造民族品牌,展现民族汽车工业的雄厚实力。同时陆风风尚的顺利转产也为江铃控股做大做强汽车产业,增强后序发展动力提供强有力的产品支撑。
  2006年,长安福特马自达公司国内增长迅速,全年销售汽车131,079台,同比增幅为108.3%,远超行业平均水平的增长,其中福克斯的零售达到了78,430台,超过了预期,充分反映了这款成功车型三厢版和两厢版的强劲市场竞争力。作为曾囊括车坛众多奖项的“05年度车型”,蒙迪欧2006年的表现也完全达到了预期,它的销量继续增加。
  如今的长安,已经从偏居西部一隅拓展为地跨西南(重庆)、华中(江西)、华东(江苏)、华北(河北)四地,携手国际汽车战略合作伙伴,拥有国内领先汽车研发实力,年汽车生产能力100万辆以上,年发动机生产能力100万台以上,年销售规模500亿元人民币的现代化大型汽车企业集团。

长安故事五:
  从温水青蛙到如履薄冰,事业领先全面提升
  1997年前后,长安如温水中的青蛙,发展徘徊不前,市场占有率从第一位降至微车行业第四位,跌出汽车行业前十名,面临着生死存亡的严峻考验。
  1998年9月,随着“一个动力,五大工程”战略思路的确定,长安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强管理为手段,实施经营变革,推进管理创新,生产经营呈现出良好态势,新产品层出不穷,新技术不断应用,使长安汽车真正走上了规模化、规范化、系列化的健康发展道路。
  1998年,成为长安发展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从此,在长安内部开始全面推行“进则生、停则衰、退则亡”积极的危机文化,长安人也从温水青蛙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1999年,长安汽车年产销量突破15万辆。
  2000年,长安汽车年产销量突破20万辆。
  2001年,长安汽车累计投放市场突破100万辆,成为中国微车行业产销量率先突破百万辆的企业。同年底,长安产值、销售收入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成为重庆市、国防系统第一家“双百亿”企业。
  2002年,长安建厂140周年。当年,长安产销汽车双双突破30万辆,较三年前的产销15万辆翻了一番,成为国内仅有的四家年产销量超过30万辆的汽车企业之一。
  2004年,“三年再造一个长安”提前一年成功实现,长安汽车规模再次翻番。
  2005年11月11日长安汽车第300万辆汽车下线,书写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新篇章。第300万辆是长安汽车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宣告长安进入了一个新时代。第300万辆车的下线,是长安汽车推动生产经济节能型汽车战略的一个新开端。随着多种高、新技术广泛地应用在小排量汽车的研发生产上,长安生产的小排量汽车已经具备了节能环保、安全、动力性强,时尚美观等优势。
  2006年,面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形势,长安提出了“T35事业领先计划”,旨在通过实施该项计划,迅速提升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和创新能力,实现长安长安的全面领先,挤身中国汽车集团第一阵营,做国际化优秀企业。
  T--时间(Time)+提升(Tisheng):事业领先是长安变革与发展的长期计划,近期目标是通过18个月的时间夺回市场领先地位,全面夯实基础,为后续变革和发展作好准备。
  3--提升盈利能力、成长能力、创新能力三大能力。
  5--实现市场、产品、成本、体系、文化五大板块领先。
  在T35事业领先计划的指引下,2006年长安汽车集团实现工业总产值451.8亿元,实现销售收入432.4亿元,产销汽车突破70万辆。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长安今年将实现产销汽车85万辆,销售收入500亿。长安的各项事业正在全面提升。

发表于 2007-7-7 08:36:15 | 显示全部楼层
:L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长安车友会 ( 渝ICP备06005564号-1 )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1124号

GMT+8, 2024-11-14 14:4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