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2014年1月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了10.5个百分点,处于警戒线水平。反映汽车市场需求减弱,库存增加,经销商经营压力增大。
汽车市场需求减弱
中国车市走过红红火火的2013年,2014年春节在1月份,节前购车需求集中在年底释放,随着春节假期的临近,车市的火热场面开始迅速降温,市场需求明显减弱。因此,1月份,4S店集客量、成交率、日均销量与上月相比均有所下降。经销商认为集客量“增长”的比例由上月的54.3%减至22.6%;认为“下降”的比例由上月的14.4%增至39.4%;认为“基本持平”的比例由31.4%增至38.1%;经销商认为本月成交率“增长”的比例从50.5%降至29.0%;认为“下降”的比例从10.6%增至21.3%;认为“基本持平”的比例从38.8%增至49.7%;经销商认为平均日销量“增加”的比例从52.1%降至23.2%;“持平”的比例,从36.7%增至41.9%;而认为日销量“下降”的比例则由上月的11.2%增至34.8%。
对汽车市场总需求的看法
经销商库存保持稳定
虽然1月份汽车市场需求减弱,但由于在2013年度连续数月汽车消费旺盛情况下经销商库存被大幅度消化,加上2013年的市场超预期也使汽车厂商喜获丰收,因此在向经销商压库方面也有所放缓,本月经销商库存量并未因需求减弱而增加,经销商认为库存量“增长”的比例从33.5%降至19.1%;“基本持平”的比例从36.8%增至53.3%;认为“下降”的比例从29.7%降至27.6%。
与上月相比 本月平均库存量
经销商对经营状况的预期谨慎
进入1月份后,随着市场需求逐渐减少,经销商对经营状况也并不持乐观态度。 从财务指标上看,1月经销商流动资金、融资状况、吸纳就业人数情况处于稳中有降状态。大部分经销商的流动资金能满足基本运营需要,流动资金“充足”的经销商比例占25.3%;流动资金“一般”的经销商比例占54.1%;流动资金“紧张”的经销商比例为20.5%;融资状况也表现一般,69.2%的经销商认为融资难度“一般”,认为融资“容易”的比例18.5%;汽车流通企业认为人数 “减少”的比例由上月5%增至12.1%;“增加”的比例由上月的9.4%减至8.7%。
与上月相比本月经营状况
经销商对2月份汽车市场较为悲观
进入1月份后,汽车市场开始逐渐进入节前淡季,市场需求下降。对于节后2月的汽车市场,大部份经销商并不持乐观态度,经销商预测2014年2月汽车总需求“增加”的经销商比例由35.6%降至7.1%,与上月相比有较大幅度下滑;认为总需求“减少”的有较大幅度增长,由25.0%增至72.9%。
对下月汽车市场总需求的判断
调查结果显示,经销商认为2014年2月经营状况“一般”的经销商最多,占58.8%。经营状况“好”的比例从35.7%降至7.8%,经营“不好”的比例由9.2%增至33.3%。
对下月经营状况的判断
根据以上数据,预计在2014年2月份汽车市场需求量将有所减少,经销商库存量将有所增长。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建议,在面对节后汽车市场新一轮竞争中,经销商应对市场保持理性判断,合理调控库存量,减少因库存压力带来的经营风险。
附: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说明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早在2010年3月就提出了“库存预警体系”的建设,并从2010年7月开始定期开展汽车、经销商的库存调查。2012年,为了更具前瞻性地反应行业动态,协会经过半年多的研究,构建了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
汽车经销商库存预警指数调查的目的:第一,把握市场脉搏。通过对全国各品牌汽车经销商库存状况调查,及时掌握行业总体状况,预测未来市场趋势;第二,辅助调控决策。通过了解经销商库存变动,为相关部门制定调控措施提供精准的信息。第三,监控运营风险。及时反映汽车市场产销波动,为厂家合理安排生产计划,为经销商制定营销策略及控制经营风险提供参考。
根据PMI编制的原理,库存预警指数采用扩展指数的编制方法,以50%作为荣衰线。50%以下均处于合理范围。库存预警指数越高,反应出市场的需求越低,库存压力越大,经营压力和风险越大。
为增强库存预警指数的前瞻和预测功能,借鉴PMI指数构建思路和方法,库存预警指数在指标设置上选择与汽车库存量变动密切相关的指标形成综合指数,相关指标主要包括:汽车市场总需求、4S店集客量、成交率、价格变动、销量变动、库存变动、从业人数变动、流动资金状况和经营状况。
本月经销商库存调查对象主要为2012年度中国汽车流通行业百强经销商集团。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的1000多家4S店,并具有广泛的品牌覆盖面,涵盖国内市场上主要量产销售的进口、合资、自主汽车品牌55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