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车友会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2|回复: 2

油品升级加价不能成糊涂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7 14:3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从1月1日开始,第四阶段车用汽油标准在消费者的一篇质疑声中开始陆续在全国范围内实施。消费者质疑的重点无非就是油品升级引发的加价问题。根据国家发改委去年9月23日公布的《关于油品质量升级价格政策有关意见的通知》,车用汽、柴油(标准品)质量标准升级至第四阶段的加价标准分别为每吨290元和370元;从第四阶段升级至第五阶段的加价标准分别为每吨170元和160元。

应该来讲,汽柴油随着标准的升级,由于炼油企业成本的增加所出现的汽柴油加价的行为,本无可厚非。但为什么消费者对此次油品升级加价的行为如此反映激烈?实际上,消费者对于是不是加价在意的并不多,消费者真正在意的是在油品升级的背后,相关部门和企业所展现给消费者的,是一本算不清的糊涂帐。

众所周知,油品升级的关键就在于脱硫,对于炼油企业而言,无疑就是在原有的设备基础之上安装相应的脱硫技术装置,就可以进行新标准汽柴油的生产。因此,由国三升级到国四,对于炼油企业而言并不是十分复杂的技术问题,甚至可以说是相对容易就能实现的技术提升。但为什么炼油企业不愿意生产新标准的成品油?按照炼油企业的说法,是因为增加脱硫流程,不仅会降低产量,还会导致生产成本的大幅攀升。

但到底会降低多少产量,又会提升多少成本呢?炼油企业给出的答案却是“算不清”。

很早以前,当国务院在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第一次确认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油品升级造成的成本增加的原则后,舆论就呼吁,必须让炼油企业向社会公开成品油成本和炼油企业质量升级技术改造的成本,甚至必要时要举行听证会来厘清责任和成本分担。针对这一呼吁,中石化的相关人士曾表示,让炼油企业公布成本不现实,因为企业不同,进行技术改造的成本也不会相同,此外包括原油成本、辅料成本等,操作起来也比较难。

让笔者纳闷的是,每个企业不管其规模有多小也不管其规模有多大,成本核算无疑都是企业运营当中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果一个企业对其运营的成本都难以核算清楚或者说因为操作困难就不核算,那显然是不可想象的。在笔者看来,目前中国大的炼油企业就这么几家,已经成为实际上的垄断行业,因此,即使每家企业的成本不一样,各自公布一下相关的成本又有何不可,对炼油企业又有何损害?

由此,展现在消费者面前的是,炼油企业并不是不知道之前成品油的具体成本以及油品升级所增加的成本,而是炼油企业自身就想让这成为一笔算不清的糊涂帐。而为什么要成就一笔糊涂帐,无疑肯定是利字当头。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方面是“两桶油”的不停哭穷,一方面又是“两桶油”上千亿元的利润。

而除了这笔算不清的“糊涂帐”让消费者质疑声一片之外,还让消费者郁闷的无疑就是因油品升级而增加的成本“由企业和消费者共同承担”的原则。这与国外油品升级由“国家税收、生产者和消费者三方面共同承担” 的原则大不同。为什么ZF就能负担一部分增加的成本?有理由会说,我国的税收来自全民,不能将全民的钱来补贴部分汽车消费者,那样对全民不公平。但在笔者看来,国家税收补贴并不必要拿全民的纳税,仅拿汽车消费者所缴纳的汽车购买、使用等过程中的相关税费就足以。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如果平均算下来,每辆私家车的汽柴油消耗量与每辆公务车的汽柴油消耗量相比,肯定是存在很大差距,前者会较后者低出很多,而公务车由于费用来自国家税收,对于这种油品因升级而涨价的行为却可以“毫不在意”。

由此,在笔者看来,相关部门应该注意到消费者的这种对于要“清晰帐目”的呼声,真正将油品升级成本这本“糊涂帐”算清,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相关部门应该注意到消费者对于ZF应该承担部分油品升级成本的呼声,正如业内人士所呼吁的那样:“既然治理大气污染、促进环境保护,消费者、油企与ZF均应担责,那么,因为升级油品质量增加的成本,就不能由消费者一方承担,而应建立消费者、油企与ZF多方共担机制,这有利于维护成品油消费领域的公平公正,并促进民生与社会和谐。”

大家正在看
发表于 2014-1-8 08: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字太多  没看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8 10:29:0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前几天加的还是93号,价格已经提上来,到现在没见到94号,沈阳中石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长安车友会 ( 渝ICP备06005564号-1 )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1124号

GMT+8, 2024-11-24 17:30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