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车友会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484|回复: 20

浅谈汽车音响DIY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1-12 16:27: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浅谈汽车音响DIY
浅谈汽车音响DIY    汽车音响改装盛行于国外许多发达国家,远的有美国、欧洲,近的如泰国、马来西亚。以美国为例,在他们国家的汽车保有量为2.5亿辆,改装率高达70%,也就是说有1.75亿辆汽车升级了原车音响,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还有更让人惊奇的是:在美国、德国等这些发达国家,汽车音响改装店寥若晨星,音响改装基本上都是DIY!对比我们国内,汽车音响改装率还不到1%。在这1%弱之中,选择以DIY方式改装汽车音响的车主,不到10%。这是一个让我们感到汗颜的数字。当然,这其中有地域文化、国情等多方面的原因,但在我看来,并非我们的车主没有DIY的热情,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在国内介绍汽车音响DIY的资料太少,让那些初次接触汽车音响的车主,原本想DIY的,却苦于缺乏参考资料而无从下手。

    现在将我们将与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汽车音响安装DIY的基本知识,教会大家如何自己动手升级原车音响,享受DIY带来的乐趣,享受音乐大餐……
现阶段国内的汽车音响改装风格大致分为两种不同的取向:
大家正在看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28:2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种是以追求夸张眩目的造型,以张扬个性、渲泻激情。对于这种改装车,改装部位涉及到器材安装位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器材都会用精致的模具,辅以个性的色彩来修饰,尤其是安装功放及超低音的后备厢最具看点,有的甚至是为了整体视觉效果,连中控台、门板、座椅、车身都做了风格统一的改装。这种风格的改装广受那些追求时尚、前卫、个性,有独特的审美观,享受极致生活的音响发烧友所喜爱,特别是年轻一族。音响厂家的产品展示车、改装店家的样板车,以及参加汽车音响竞赛的“战车”基本都属于这一类型。
    第二种为尽量保持原车风格。尽可能地不改动原车的内饰,喇叭尽可能地原位安装,尽量少占用车内空间,让人看不出改装的痕。采用这种风格的一般都是讲究实用、低调的汽车音响发烧友,他们不求炫丽的外表,但求完美的音质。目前喜欢这一风格的汽车音响发烧友占绝大多数(约80%以上)。
    从DIY的角度来看,上述第一种风格改装过程复杂,一般需要资深、专业的汽车音响技师来完成,不适合现阶段车内的车主,而第二种风格则是简单可为。故在下文中我们所讲的是第二种——原车风格的DIY汽车音响改装。但无论是哪种风格的改装,一定要把安全因素放在首位,涉及到安全的内容,下面会着重提醒。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2 16:28:52 | 显示全部楼层
精彩还在继续喔~~
发表于 2008-11-12 19:3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图例就更好了:victory:
发表于 2008-11-12 22:02:14 | 显示全部楼层
痛快点:QQ_happy: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7:2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0532 于 2008-11-12 19:38 发表
有图例就更好了:victory:

在后面的就有
现在还没有整理好呢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7:47:1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主机的安装
主机一般都在中控仪表台,所以美观相当重要,新装上去的主机一定要与仪表台各谐,不能有太大的缝隙,不能凸出平面太多。如果安装不漂亮,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扫了你享受音乐的雅兴。

对于原车主机的尺寸为标准的1DIN位或2DIN位(DIN位是德国标准协会制定的汽车电器安装空间标准,1DIN标准尺寸为:长183mm、高50mm、深153mm,2DIN标准尺寸为:长180mm、高100mm、深153mm)的车型。更换新主机非常方便,可以选择DIN位相同的主机直接安装,因为市售的车载主机都是标准的1DIN或2DIN位。而对于原车主机位为不规则的异形(非标准DIN位)的车型,换主机时就需要另外购买一个该车型的专用改装面框,镶上去后才能保证美观。也有个别特殊的车型,市场上还没有现成的改装面框,这时可以DIY(或找音响技师帮忙)倒模一个与原主机形状相同的外框。

主机的接线方法:
一般市售的新主机,尾部的线束颜色都是按国际标准来定义的:
黄色:+BATT,12V电源,接常火线
红色:ACC,开启电源线,接钥匙控制的ACC电源线
黑色:GND,接地,搭铁或接地线
蓝色:ANT CON,收音机天线启动线,接电动天线启动线或天线放大器电源
蓝色/白条纹:REM,遥控开机控制线,接后级的功放、处理器等设备
橙色:ILL,小灯线,接原车的小线
粉红色:MUTE,静音线,接其它电器设备的静音控制端
白色:前左喇叭线正极
白色/黑条纹:前左喇叭线负极
灰色:前右喇叭线正极
灰色/黑系统:前右喇叭线负极
紫色:后右喇叭线正极
紫色/黑系统:后右喇叭线正极
绿色:后左喇叭线正极
绿色/黑系统:后左喇叭线负极
更换主机时,只需要原车主机的线束上,找出与上面功能相同的线,对应连接即可,个别不需要的线可不接。

特别提醒:接线时一定要把每一个接头都用电工绝缘胶布包扎好,以免短路留下安全隐患!
原来有方向盘控制功能的车型更换主机时,一定要选择具有遥控控制功能的主机,另外购买一只万能方向盘控制器,按照其说明书的介绍,做好电气连接,安装到正确的位置、学习对码后,原有方向盘控制即可恢复,关于万能方向盘控制器安装,限于篇幅原因,在此不详述。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7: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二、喇叭的安装

喇叭的尺寸标准一般是以直径来标注,如6寸半(有点简称为6寸)的喇叭直径为6.5英寸(165mm),5寸喇叭直径为5.25英寸(130mm),6*9的喇叭为椭圆形横圆径为6英寸,纵圆径为9英寸以此类推……我们改装用喇叭一般都是这些标准尺寸的。而原车喇叭一般形状不而改装用的喇叭为了使门板整体造型的美观,往往采用的是非标准尺寸的喇叭,而且为了安装方便,原车喇叭的厚度一般都较小,形状怪异。
因此,DIY换原车喇叭时,为了把喇叭牢固地安装到门板上,我们就需要用木工板加工出适当厚度的垫圈,且要尽量提高密封性。垫圈的厚度选择需要把握两点要求:其一是使安装喇叭后,喇叭前面的振膜(音盆)与前门的门板留有1 cm左右的间隙,以防止喇叭发声时,振膜碰到门板使音质劣化,甚至损坏喇叭。其二是使喇叭安装后,后面的磁铁不得顶住车门升降玻璃,影响车窗玻璃的正常工作。
喇叭安装时,需要把握另一个原则——符合声学原理,主要做到以下3点:
1、喇叭的安装位越牢固越好。汽车喇叭一般都是安装在薄弱的车门的钢板上,不可能像家用音箱那样结实(隔音制震),喇叭发声时,与车门钢板共振而引起的有心谐波失真、同波失真非常厉害,为了抑制共振,建议最好是车门钢板上贴一层隔音制震材料。

2、尽可能地消除喇叭正面正面正相声波与背面的反相声波之间相互干涉,甚至抵消。因为原车的车门钢板一般都是“千疮百孔”,谈不上密封性。所以,为了消除这种声波干涉,最好是把车门钢板密封起来,让车门形成一个接近于家用音箱的箱体,对音质的提升大有裨益。具体方法还是做车门隔音。
3、注意防水。车门内在下雨或洗车时,都会有水漏进夹层,如果不做防水工作,势必会使喇叭生锈、损坏。所以在安装时,一定要做好防水工作。现在市场上有成品的防水喇叭罩出售,DIY时不要忘记买一套。

喇叭的接线方法:
喇叭都是有正、负极的,接线时一定要分清极性,不可接错,否则会引起声音反相,劣化音质。普通的同轴喇叭一般没有外加分频器,接线相对简单。而套装喇叭由高音喇叭单元、中音喇叭(或中低音喇叭)、分音器组成。全频段的音频信号通过分音器,把高音信号与中低音信号分开后,再分别输送到相应的高音喇叭和中低音喇叭发声,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声音更加清晰悦耳、层次分明…… 当然,套装喇叭的接线也要比同轴喇叭复杂一些。如果接线不正确,轻则会声音非常难听,重则烧毁昂贵的喇叭单元(特别是高音单元)或分频器甚至主机(功放)。下面来详细地介绍下两分频套装喇叭的正确接线方法。
先来看分音器的6个接线柱,在透明的有机玻璃外壳上面,从左到右分别标有:“IN + -”、“Tweeter + -” 、“Woofer + -”。它们分别表示:输入线正极接线端、输入线负极接线端,高音喇叭正级接线端、高音喇叭负极接线端,中低音喇叭正线接线端、中低音喇叭负极接线端。
一、“IN + -”表示音频信号的输入端,主机(或功放放)输出端应接到此两个端子。“+”正极和“-”负极要与主机(或功放)的输出端相对应,一定不要接错。 如果正负接反了,会出现左门的声音与右的声音反相的情况,使低音减弱甚至完全抵消。这就是放许多车友反映的:“换了喇叭后,低音效果还不如原车的喇叭了”原因所在了。
二、“Tweeter + -”是高音喇叭的接线柱,高音喇叭的正、负极要与分频器上面标示相对应,一定不要接错。
三、“Woofer + -” 是中低音喇叭的接线端。中低音喇叭的正、负极应与分音器上面标示的相对应,一定不要接错。 如果接错了,同样会出现与上面介绍的的输入端“IN+ -”正负极接错后一样的低音减弱(甚至完全抵消)的情况。
特别注意:输入端、高音喇叭接线端、中低音喇叭接线端这三个端口切记不能接错。
另外,有的车友是最初级的音响升级——仅仅更换原车的喇叭。由于原车的喇叭线是没有正负极标识的,在接线时可能不知道哪一根是正极,哪一根是负极。为此在没有专业的仪器的情况下,做为一个业余的DIY爱好者,可以用以下方法来判断这两根线的正、负: 剪下原车喇叭的插头,插在原车的喇叭上面。找一节1.5V的干电池。用原车喇叭其中的一条线接电池的负极,另一条线瞬间快速地碰触电池的正极,观察喇叭振膜(锥盆)的运动方向,如果是向前方运动,表示现在接电池负极的线就是负极,原车上与之相对应的这条喇叭线就应接到分音器的输入端负极,另外一条当然就是正极了。如果喇叭的喇叭振膜(锥盆)是向后运动,表示现在接在电池负极的喇叭线是正极,原车上与之相对应的这条喇叭线就应该接到分音器的输入端正极了。
很多车型原车虽然有单独的高音喇叭和低音喇叭,但是没有专门的分频器(一般仅仅是在高音喇叭上串入了一只电容器做高通滤波),低音喇叭发出的声音依然是“全频段”的,失真很大,而且高频部分重叠相严重,以致声音混乱、层次不清...... 它的高音喇叭线与中低音喇叭线是并联的,在连接分音器的输入端时,接其中任意一组都可以的,但是我建议车友还是接原车的中低音喇叭线较好,因为有些车辆的高音线会细一点。另外一组用绝缘胶布包扎好,以防短路。
还有的车友把安装分频器简单地用一两颗镙丝固定在门内的铁板上,这种做法不太妥当。由于门板不平整,有的镙丝也没有上紧,在音量稍大时,由于铁皮振动(以及空气振动),分音器与铁皮之间相互碰撞产生杂音。我们建议把分音器固定在塑料门板这一面,用热熔胶粘牢,而不是简单地装在铁板上。另外里面的所有喇叭线都要扎好,否则也会产生杂音。当然,有些车辆在车厢内某个地方固定分频器会更理想。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3 17:59: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图文说明精彩内容
整理好了马上发表
 楼主| 发表于 2008-11-14 11: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低音的安装


低音的块头非常大,而且为了消除声短路(振膜前面正相声波与后面的反相声波相互干涉、抵消)现象,必须装入适当容积的低音箱内,这样体积更加庞大(一般的10英寸低音,密封箱的容积在18L左右,倒相箱容积在25L左右)。在一般车型狭小的驾驶仓之中,是几乎找不到它的“立锥之地”,所以只能在空间相对宽敞的后备厢内“安家落户”。


目前低音的安装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吊装到后挡风玻璃下面的隔板上,另一种是最常见的把低音喇叭装入低音箱,放在尾箱内的空位处。这两种安装方式相对比,吊装低音的优点是:

A、无庞大的低音箱体,能最大限度地节省尾厢空间。
B、低音在传输过程中无后隔板(障碍物)的阻挡,低音在传播过程,衰减相对较小,节省了低音的功率。
C、低音离听众的距离更近,由于距离差产生时间差更小,低音更容易与前音声更好的衔接。

有朋友看到吊装低音有这么多优点,不禁要问:实际改装中为什么却很少见到呢?原因在于,吊装低音缺点更为突出:

A、后隔板的钢板一般非常薄弱,如果要在上面安装一只重量级的低音,必须得做加强工作。加上低音在发声时,动态很大,由于薄弱的钢板远远达不到低音箱那样的结实程度,共振非常厉害,这就更需要做大量的加强、隔音、制震工作,否则低音效果难以保证,仅低共振产生的杂音就让你难以忍受。

B、后隔板虽然基本隔开了低音振膜前面正相声波与后面的反相声波,但是后隔板、后排座椅靠背等部位的密封性实在有限,声波相互干涉、抵消现象在所难免,只是一个程度问题而已。

从上面的综合分析来看,吊装低音比较适合听那些对低音的量感要求不是很高的朋友,听一些轻音乐、发烧人声类的音乐,如果是喜欢非常震憾的低音效果,吊装方式就不用考虑了,还是选用带低音箱吧,因为低音箱的优点正是吊装低音的缺点。

汽车音响中,最常见的低音箱有密封式和倒相式两种,其它的诸如推挽式、迷宫式……极为少见,在此限于篇幅,暂不详述。一般来说,密封式低音箱的优点是制作简单,低音速度快、控制力好,比较适合听音质型的发烧人声、古典、轻音乐。缺点是仅利用了低音喇叭正面的声波,效率较低,低频下潜不深。倒相式低音优点是同时利用了低音喇叭正反面的声波,效率较高,在相当的功率下,倒相式低音箱输出的声压更大,低频下潜也相对较深,比较适合听低音较重的摇滚乐或电子乐。

曾遇到过几位有心的车友,发现我给他安装的低音喇叭线正负极性并不是按功率的标示来接,以为我出错了,呵呵,我没有说什么,只是让他把喇叭线正负极调换了听,比较两种效果的区别,结果是按我的接法低音更好听……原因何在?

因为低音喇叭离驾驶位较远,与前声场的相位差很大,部分频率的低音甚至超过了半个波长,所以有时反相的低音更好听。在连接低音喇叭线时,可以不分正负极。在调试时,先试听下当前的低音效果,然后把低音的相位反相180度(调换正负极)之后,再与先前的效果相对比,看哪一种低音效果最好,就用那种连接方式。

最后,经常有车友问我低音放在后备厢内,喇叭的指向角度、位置有什么特别讲究?,我的回答是:没有特别的要求。因为低音的指向性极弱,几乎没有,所以无论是朝向哪边,效果都是一样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长安车友会 ( 渝ICP备06005564号-1 )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1124号

GMT+8, 2024-11-14 13:07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