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车友会

 找回密码
 欢迎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08|回复: 0

刘军洛预测2008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3-10 11:3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美元、人民币、股市与2008年终结日
  
  刘军洛 2007年6月2日
  
  
  
  一团团热焰烘烤着中国大地,流动性过剩的魔力点燃了许多国人弱小的心脏。正如笔者在2002年6月25日《美元泛滥埋葬全球金融》一文——“如果让格林斯潘继续连任下去,过不了10年微软老板现在的身份只能算全球中等富翁;过不了10年阿富汗人都会拥有千亿美元储备”中指出的一样,2002年中国外汇储备由2000多亿美元上升至今天的1万2千亿美元,更确切地是美联储与小布什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让流动性过剩这条美女蛇缠住了中国的金融与经济市场的脖子。现在,毋庸置疑的是,这条美女蛇最终的目的是:死死地缠死脖子上的动脉与喉管。
  
  
  
  未来美、日、欧将紧缩全球流动性。
  
  日本央行预计将于今年第三季度升息一次,2008年日本央行的升息将与美联储高度协调,即在保持全球借贷成本后配合美联储升息时收紧亚洲地区流动性。而美联储预计将在2008年第一季度进入新一轮升息周期。同时,英国与欧洲央行升息的步伐将在未来一年由较强而后转弱。非常让人震惊的是美、日、欧央行未来行动的结果是全球借贷成本会在极短的时间内上升1.5~2倍。这样,全球股市有可能在今年第四季度与明年初出现强力向下修正。
  
  与此同时,美、日、欧未来利率的结构搭配以及全球股市可能出现的大幅向下修正会使美元在今年第四季度步入主跌浪。并且,全球商品与住房市场在今年第三季度会重新获得对冲基金青睐。
  
  
  
  中国央行——穿着昂贵西服的唐吉珂德
  
  喜欢在象牙塔上居住的人,总是自满与幻想。1989年,日本股市达到4万点,这时,日本央行开始大幅加息。同时,美、英两国通过国际清算银行,要求各会员国大幅提高银行自有资本金率。德国在技术上拒绝了美、英要求。而日本大藏省(日本财政部)则全盘接纳,并在美、日结构框架内答应美国要求,共同治理日本资产泡沫。诸如,禁止日本银行交叉持股等等。1990年美资在日经指数4万点的空单集中度高达99%。同时,西方媒体与日本媒体一致爆炒日本股价畸形。众所周知,日本随后陷入严重通缩,日经指数大幅下跌最低到7000点。美国道指则从1990年2000点至今天1万3千点。而德国是全力摆脱美元储备,建立了今天的欧元。
  
  为什么亚洲地区央行在象牙塔的自满与幻想在17年以后的今天竟如此的原滋原味。外国资本在中国股市1千点全力进场,三千点全部撤退。这个利润谁能写得下去?而中国储户在三千点全力接盘进场后,中国央行与财政部开始加大宏观调控。同时,美国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则开始谈论中国股市可能出现大幅向下修正的可能性。1990年在日本上演的一幕在17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复活”了。
  
  
  
  中国股市赢 美国小败 中国大败!中国股市败,美国则暴富,中国总崩溃。
  
  今天中国股市事实是美联储、小布什与华尔街完美的胜利。2006年小布什开始释放美国官方石油储备。全球商品价格开始了近两年的调整。而这个时刻,美资凭借着手中巨大、廉价的中国股市筹码,迅速从2006年1千多点攻至2007年初3千点全部套现。
  
  那么美资在3000点胜利套现,成功造成中国储户全部接盘后,小布什、美日央行与华尔街的下一步会如何?今天小布什开始了美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增加石油储备。今后十五年美国官方石油储备将要增加一倍。而2005年小布什的《生物能源法案》,则在2008年,美国的玉米产量保守估算有一半将用于工业制造。现在,全球玉米价格同比已上升86%,棕榈油价格上升46%。未来两年商品价格已不言而喻。
  
  而在上世纪冷战中向美国无偿提供至少1万亿美元财政补贴、充当了解体前苏联急先锋的日本央行与财政部,在今天美资做空中国股市的时候,它们会如何呢?另一个幕后的铁手——在1989年猛烈紧缩市场流动性、配合华尔街消灭日经指数的美联储,未来的动作又是什么?
  
  的确,中国股市在不该发动的时候发动了。但是,现在的事实是股市资本全部是中国资本,如果照上世纪90年代,美资与日本央行和财政部做空日本股市的对比估算,中国股市未来二年最保守的是跌至2000点。这样,中国市场单股市上被消灭的资本至少在1万亿美元。如计算整个中国金融与经济的损失将达几万亿美元。国与国之间本就是一个市场,你亏几万亿美元,那么必定就有人赚了几万亿美元。今天中国股市这个帐连小学生都会算。悲哀的是,有人就能把它倒过来算,还大有市场。
  
  
  
  战争中的人与金融战争中的人
  
  在真刀真枪的战争中,如果谁战败了,那就是败军之将。如果谁帮敌人来打我们,那就是叛徒。在中国史上,就有赵国的赵括——战败之将,清朝的李鸿章——民族败类(甲午海战是导致中国在二战中惨遭日本大屠杀的重要因素)。
  
  那么在金融战争中,战败者与叛徒怎么定义呐?这点笔者非常清楚。早在2002年笔者就撰文指出中国最大的敌人是那些美元买办者。但是没有掌握真正系统基本经济理论的国人是分不清的。因为这些美元买办必定拥有像赵括与李鸿章夸夸其谈的能力来恐吓你、诈化你。今天,中国市场美元买办这种例子是举不胜举。
  
  笔者在2005年《五年熊市损害中国竞争力》一文中,已大致谈了一些2001年~2005年中国股市熊市对中国全球化发展目标的损害。今天,这里不谈理论,只是要问(一)从2000年做空中国股市到2005年,中国1千点股市巨量廉价、再廉价的筹码谁轻易获得?(二)请问这熊市五年中,中国10几万亿美元煤炭资源、10万亿美元土地资源等等是不是廉价、再廉价私有化了?(三)请问这熊市五年,中国私人利益集团是不是疯狂、再疯狂的膨胀成长?(四)请问这五年熊市是不是造成今天中国储户高价、再高价向外资收购中国股票?所以2000年做空中国股市,就是一场中国资本市场的甲午海战。今天再做空中国股市就是中国资本市场的八年抗战。
  
  还有,2002年至今中国官方储备增长了1万亿美元,而同期石油价格从20美元上升至65美元。中国外汇储备的亏损是不是全球金融史上的头号冤大头?
  
  所以,今天有人去做空中国股市,这就是美元买办,而且中国历史上就不缺这种人,只不过区分在战争中的人与金融战争中的人。而金融战争中的人,更可怕、更隐藏。单算1990~2000年日本资产损失,就远超过二战中的损失。如果计算上另一种损失,1990年日本GDP是美国的80%,而十七年后的今天是三分之一,那更悲惨。
  
  正如德国军事理论家施耐特指出的一样——军事战争中的失败原因,只是把自己把胜利成果送与对方。所以请不要把小布什、美联储与华尔街想象得多么有谋略,中国如果没有这些美元买办,美国资本是赚不到中国一分一厘的财富。
  
  
  
  又一次唐吉珂德式的冲锋
  
  现在中国央行成立了2~3千亿美元的全球私人股本投资基金。第一笔投资是30美金一股买入黑石这个私募基金。请计算一下这笔投资的收益,以目前小布什的《生物能源计划》,未来五年全球粮价至少将上升一倍。这样黑石这个股价在五年后就是达到80美元,中国这笔买卖计算上通胀因素,是亏损。那么,五年后黑石这个股价就必定到80美元。届时,美国媒体也必定扣除通胀因素,大赞中国央行投资“英明”。如果今天确实是美、日做空中国股市,那么就是中国央行无偿为美国资本提供充足的“弹药”。
  
  新加坡外汇储备为什么可以投资黑石:(一)国小人少,无须战略性金融,与美国永远没有目标对立;(二)其国内福利、金融框架及劳动生产率都已达到世界水平。所以新加坡投资黑石,亏了是与美国建立金融交流,赢了无关美元利益。反之,再问中国央行,中国在世界金融市场赚到过一分美元吗,还是大输特输?真的又是一场唐吉珂德式的冲杀。
  
  
  
  2008年中国的终结日
  
  过去一年榨菜价格上升了50%,房价还在继续上升,而且未来股市与房价的关系正在发生致命的质变。即股市涨,房价涨;股市跌,房价大涨;股市大跌,房价疯涨。
  
  今天美国的实质利率是中国的两倍,而美、日、欧如在极短的时间内提高全球借贷成本,那么美国的实质利率是上升50%,而中国则必须跳升3倍才能抗衡。
  
  投资比重还是惊人的50%,能耗浪费还是以每年15%的速度狂奔,垄断集团的效率与美国相比只能让人恐惧。而小布什则忙着在做多粮食与石油。所有的一切似乎让中国央行很安心。请再向远看一些,两只能摧毁地球上任何坚固城堡的联军——美、日央行似乎对中国很友好。
  
  
  
  把40、50年代西方淘汰的经济学贩卖到中国。
  
  在美国垃圾桶里的学说,在中国竟能卖出几亿身价。今天问中国包括亚洲地区,任何一个中央银行或者经济学家或者在校大学生一个问题:国家贸易盈余多、官方储备多是不是好事情?答案都必然肯定,而事实是:在中国与日本这样的大国肯定是一件坏事,甚至是亡国。
  
  今天的全球经济是一个全球化大市场,过去五年全球官方储备增长1.5倍达到5万亿美元。为什么全球官方储备会如此速度上升,这是因为过去10年全球有10亿人融入全球经济,而未来二十年后全球官方储备将达到30万亿美元规模。并且,这里还不包括这几十亿人的个人信贷市场规模。如果单以美元来填补未来全球官方储备,美联储未来二十年印刷的美钞将是现在GDP的近二倍。目前,全球官方储备是美国GDP的1/3。以目前美国经济最保守推算美国GDP在二十年后是60万亿美元,全球官方储备二十年后是美国GDP的1/2。如果未来二十年美国单独获得货币权收益,那么二十年后美国GDP将达到至少100万美元,而官方储备是美国GDP的近1/3。
  
  所以美国政府是拼命借钱购买居民福利,美联储则拼命压低储蓄率,美国公众自然是拼命借钱消费。如果让亚洲地区的经济学者来解释这个现象,其会告诉你,美国未来二十年必定输给中国。但是事实是美国的跨国公司在全球各地将无所不在,美国公众金融资产的收益更是高歌猛进。
  
  未来任何一个新兴市场的打开,都会导致美元的成倍发行,都会急骤的降低货币的购买力,一个大国建立在美元基础上的汇率,必定只是服务于美元的货币权。
  
  所以今天我们可以看见这么一幕荒唐与无知的循环:中国市场的高储蓄,通过中国央行的美元机制流向美国来填补美国的低储蓄,美国财政部在获得中国市场的储蓄后,新鲜印刷的美元又可以大量流上全球市场,中国的储蓄比变成了美元;而同时,日本、新加坡、阿拉伯国家以及未来的印度、非洲的储蓄也变成了美元,这也就是美国人为什么越不存钱越富有,而中国人则越存钱越穷的道理。
  
  美国人是不会把货币权的框架告诉你的,格林斯潘不是美国美联储主席时,是一个坚定的黄金支持者,而上台后则是一个坚决的黄金反对者。
  
  今天中国宏观政策还是建立在美元货币权下的出口主导的模式,而非国内消费的模式。未来20年后,中国就是以目前的增速推算,那么中国GDP将达32万亿美元。官方外汇是20万亿美元,那时中国就必定亡国,因为那时美国股市至少是300万亿美元,石油价格到1000美元,中国GDP与官方增长在二十年后对应的石油增长等于是零。
  
  这就是为什么2000年你收入每月1千元人民币比现在2007年每月5千元人民币要幸福的道理。
  
  为什么中国央行要东施效颦。美国是发钞国,所以美国设计了一个扣除粮食与能源的核心CPI。2000年本人谈中国必须建立粮食与能源的核心CPI。今天韩国央行正在实施本人的观点,中国CPI失真最大的收益是中国私人利益集团与美国财政部,再请问为什么我在上海吃山东大枣得先按德国人标准交纳公路费,这样我少吃的大枣,必然压低中国消费,必然增加中国储蓄,那么美国财政部不是得天天偷着乐。
  
  
  
  中国楼市进入主升浪
  
  人民币升值必然是中国储蓄上升,中国贸易赢余急剧上升,美元成倍发行。所以人民币升值的短短二年,中国官方储备增加近6000亿美元。所以美国人让人民币升值是为了印刷美元建立货币权。今天,中国向美出口占美GDP 2%。以美国现在的货币权推算,中国未来十年向美国出口再增长1倍,十年后占美GDP将不到1%。所以明白未来货币权的框架,就会明白美国人今天为什么让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战还会更加激烈,人民币升值必然推高中国储蓄,而这时,中国央行与财政部推出了股市宏观调控,这必然再推高中国储蓄,这样美国保尔森也要加班去当美元印刷厂工人了。理论落后必然到处送钱。
  
  真的是写不下去,请问朋友你怎么看中国2007年下半年宏观调控下的楼市呢?
  
  
  
  用头脑,对垒头脑
  
  (一) 建立3000亿美元股市托盘基金,允许银行购买上市公司股份,暂停股指期货;
  
  (二) 由公共投资大力转向购买公共福利;
  
  (三) 向中低收入家庭提供租金补贴,建立“社会共住房”;
  
  (四) 停止人民币升值;
  
  (五) 国家资源公有化;
  
  (六) 垄断行业私有化;
  
  (七) 取消出口退税,向资源类产品出口增收高额出口关税;
  
  (八) 大幅再大幅提高个人收入,大幅再大幅降低个人所得税;
  
  (九) 建立3000亿美元全球资源储备;
  
  (十) 建立3000亿美元转型特别基金;
  
  (十一) 建立小政府、大市场框架;
  
  (十二) 建立人民币货币权目标。
  
  这些计划展开后再请中国央行大幅升息,不知中国央行和财政部明白吗?
  
  
  
  这真是很难写下去。请看去年华尔街的员工分红超过中国所有上市公司利润总和。而2007年,保守估计华尔街员工分红将增长60%,这几年华尔街的收益大部分是来自中国。所以克林顿上台前是极力反对中国贸易权,而上台后极力捍卫中国贸易权。一个追求贸易权利的大国,必定在全球是没有货币权与资源权的,必定随着自身的增长遭到拥有货币权大国的金融攻伐。所以请看日本人干了几十年的贸易权大国,不是在1990年遭到美资金融攻伐?而1997年如果不是日本在东盟投资已超过美国,美国会对东盟金融攻伐吗?
  
  一个没有金融权力的大国,国家必定已是未来全球众多廉价供应商中的一员,其国民必定是加油干、再节约。
大家正在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欢迎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长安车友会 ( 渝ICP备06005564号-1 ) |渝公网安备50010702501124号

GMT+8, 2024-11-19 03:22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3,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