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59年国庆10周年阅兵大典上,我国的第一款国产小车“长江牌”46型吉普亮相,备受世人关注。这是重庆长安厂工人根据一辆美国吉普,用最原始的手工方法仿制出来的,当年仅生产了38辆。到1963年,这款车累计生产1390辆。当年底,“长江牌”46型吉普产品及技术资料转交北京吉普车厂,成为此后风靡一时的北京吉普的前身。 长安工人历时三月
造出中国首辆吉普
“该车重1150公斤,最大载重量440公斤,乘员6人,4缸4冲程气化器式水冷发动机,排量2199毫升,最高时速115公里,100公里油耗13.7升,最大爬坡度30度。”
说起这一系列尘封的数据,原“长江牌”46型吉普车底盘装配车间技术干部徐光祺仍如数家珍,这款46型吉普不仅是中国第一辆吉普车,也是中国第一辆微车。
那还是在1957年第一次军转民时期,长安开始试制国内第一辆军用吉普车。第二年5月生产出第一辆样车,并进行了2.5万公里道路实验,当年共生产38辆,命名为“长江牌”46型吉普车。
1959年该型车参加国庆10周年阅兵大典,并担负各方队领队车重任。到1963年,累计生产1390辆,1963年底,按上级要求将产品及技术资料转交北京吉普车厂,“长江牌”46型吉普车是此后风靡一时的北京吉普的前身。
3个月造出第一辆车
徐光祺1932年出生,1957年从北京工业学院毕业后,进入长安工作。1958年,从事枪械组装的徐光祺接到通知,到吉普车底盘装配车间报到,负责把发动机安装到底盘上。
徐老说,接到调令后他高兴极了,因为当时全国只有长春汽车厂生产大卡车,长安率先生产吉普小车,开了全国的先河。
“当时我们只有三个月时间,生产出的第一批吉普将代表工人阶级向当年五一国际劳动节献礼。”徐老说,从无到有,长安的技术团队真的做到了,只用了三个月时间,“长江牌”吉普顺利装船运往北京。
徐老回忆,为了完成任务,当时参加吉普车生产的工人和技术人员,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
20辆吉普运往北京
“那时候并没有加班费,但我们通常要自愿加班到半夜12点后才回家。”徐老自己有一次连续干了三天两夜,到了第三个晚上,他躺在两个车轮间装配底盘时实在睁不开眼,举着拧螺丝的扳手居然睡着了。幸好同事们及时发现,把他从车轮下拖了出来。
1959年,徐老负责将20辆用于参加建国十周年阅兵的吉普车送到朝天门码头装船。远看轮船越走越远,想着吉普车不久将出现在天安门广场阅兵大典上,徐老说他和同事们当时在码头上激动得几乎要落泪。
地上挖坑敲出车壳
坑坑洼洼刮灰遮丑
赵老1928年出生,1943年技校毕业后进入长安工作,1958年,时任长安热处理车间主任的他,接到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比着这些零件做,要完全一样,要不拿到车上装不上。”总工程师将一堆已经被拆成分散零件的美国吉普覆盖件交到他手上,对赵天辅说,无论如何都要做出完全一样的仿制品。
造零件全靠锤子敲
“当时做汽车的覆盖件没有模具,我们只有做机枪时的小型模具,根本用不上,并且还没有图纸。覆盖件就只能靠工人用手工敲打。”据赵天辅回忆,他接到任务后把一块块奇形怪状的覆盖件散片分给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工人们自己想办法交替使用铁锤和木锤敲出和标准件一样的产品。因为没有模具,工人们想出了各种各样的招,把一块整钢板,放在各种角度类似的器具上敲敲打打。工人们总结出,要做车壳上大弯拱的部分,先在地上挖个拱形一模一样的坑,钢板放坑里敲起来最有效率,还不容易走样。
没有图纸只靠经验
“说起来你们现在的年轻人要笑话了,我们敲出来的车壳是坑坑洼洼的。”赵老悄悄向记者透露,为了让“长江牌”吉普的车壳看起来更美观,工人们在覆盖件上刮上了厚厚的泥灰,等表面完全平整后,再刷上漂亮的草绿色漆。
“当时我们的吉普除了发动机是外地一家发动机厂提供的,其余零部件都是自产的。生产汽车是非常复杂的工业,它的零部件要求非常精细,没有准确的图纸,单靠经验模仿,我们的变速箱齿轮等零件一直到了后期才做得比较完善。”赵老说,汽车生产工艺复杂,囊括了多个领域的技术。“长江牌”吉普的诞生是个奇迹,它凝结了长安厂职工上下一心的满腔爱国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