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忧一:在自主品牌全线利好的市场环境下,长安的产品线除了福特福克斯之外,基本呈现出全线负增长的势头。
隐忧二:与非主流企业相比优势降低,差距缩短。
隐忧三:尹氏文化断层,先做后说还是说了再做
7 月 12 日 ,长安汽车集团在北京发布自主品牌轿车发展战略,长安对媒体称:“未来五年内,长安将推出 10 款以上自主品牌轿车产品, 2010 年产销量将达到 25 万辆以上,实现在经济型轿车领域的领导地位,并打开中级轿车的大门。”
在这次战略发布会上,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徐留平对长安的轿车战略这样解释:“打造属于自己的轿车品牌,是长安始终坚持的梦想。从上世纪末开始,长安就着手规划和准备长安自主品牌轿车项目。经过近十年的积累和孕育,长安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轿车发展战略规划,长安自主品牌轿车之蓝图也日渐清晰。”
发布会上,长安汽车集团还介绍了其自主品牌轿车的定位,并推出了全新的自主品牌轿车徽标,今后长安自主品牌轿车产品将全部采用新的徽标,原有品牌标识将只作为长安微车的品牌徽标使用,二者在长安的品牌构架中并存,在不同的领域里面发挥着自己独特的作用。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长安近期的市场表现,不免让人感到忧虑。
在长安踌躇满志的发布轿车战略之前,国家统计中心发布了中国乘用车产销数据,这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发展势头迅猛,在中国市场需求量半数增长的前提下,自主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从过去的 20 %上升至 24 %,并以 51.3% 的增长率领先合资企业 36.3% 的增长率。这些数字向全世界作了最真实的佐证:国人对自主品牌的态度已然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怀疑到现在的支持、信任。
在自主品牌整体利好的形势下,令人惊艳的是那些一度饱受非议的非主流汽车企业。奇瑞、比亚迪、华晨成为个中翘楚: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累计实现销售 32500 辆,比去年同期增长 614.2% ;截止到今年 7 月底,华晨累计订单超过 10 万辆;奇瑞累计订单也已达到 15.96 万辆。
相比之下,一向为国人所看好的长安集团并没有带给我们惊喜。今年 7 月份,销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上汽、一汽、东风、北汽和长安,一度徘徊于 3 、 4 名之间的长安开始在 4 、 5 名之间逡巡, 7 月仅销售 3.48 万辆。上半年,一度风靡中国的长安奥拓负增长 36.89 %;当初一度令长安集团感到无限风光的 CM8 也没有再次挽救长安,销量下滑 18.96% ;虽然今年雨燕和羚羊这两个产品的销量比去年同期总体出现增长,但是从近期的数据看,已经出现了下滑的颓势,并没有达到长安寄予这两个产品的厚望;福特嘉年华、蒙迪欧系列产品平均降幅达到 23.19 %;即便是增长幅度较大的福克斯,究其增长的根本原因不外两个:一个是猛烈的广告攻势;二是它的基数太小;马 3 的停产,让长安再一次由喜转忧;销量一度被长安甩得远远的微车老二现在与长安的距离越来越小,甚至在月度销量上几次出现了反超,长安微车老大的地位可谓岌岌可危。
回顾 2004 年上半年,汽车界最大的新闻就是长安超越东风成为行业第三,打破三足鼎立的状态。时过境迁, 2006 年,到 7 月为止,长安累计销售 40.39 万辆,比东风少了 10 万余辆,至此,长安与东风之间的差距明显拉大。长安不再有冲击第三名的力量,反而被北汽屡次超越。
此时此刻的长安发布轿车战略,难以揣测,徐留平手中到底还有什么底牌?
过去 20 年里,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认为中国自己不能做轿车,认为轿车是高精专的产品,中国现在的硬件和软件都不能达到这个要求。当自主品牌出现的时候,很多人对之不敢寄予厚望,认为他们即使有发展,也不过是小打小闹,很难成大气候。长安的对自主品牌的态度是谨慎的,动手早,走的也塌实,但在轿车方面似乎谨慎有余而冲劲不足。
当尹同耀建造了绮丽的奇瑞王国,李书福成为疯狂的吉利之父后,当这些顽强的中国人用自己的努力打破了中国不能做轿车的定论、实现了自主品牌的崛起之后,长安的轿车战略终于姗姗来迟了。
不可否认,与国内其他同类汽车企业相比,长安生产自主品牌轿车具有较好的平台和基础。一方面,长安与福特、铃木合资,学习与借鉴到包括质量管理、零部件采购、生产流程管理等经验;另一方面,近年来又与欧洲多个专业设计公司开展广泛的项目研发合作。 2003 年,在意大利都灵成立了欧洲设计中心,并把合作延伸到德国、荷兰、比利时、奥地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合作范围横跨欧亚大陆,合作领域涵盖了汽车造型、车身设计、发动机设计、试验试制、工艺分析等。当时的长安,可谓是占尽先机。
然而,这些优越的先天条件,并没有按照预期转化为市场优势。时至今日,奇瑞已经基本完成了跨越式发展的铺垫,吉利也越来越多的得到国人的首肯,长安与这些曾经一文不名的自主企业之间的差距已然变得十分微小。在今年上半年的轿车排名中,奇瑞名列第四,夏利名列第七,吉利名列第八,就连华晨也在 4 、 5 、 6 月连续单月进入前十名,但长安的轿车至今在十名开外。按轿车品牌的销量排名同样说明问题:上半年销量排前十名的品牌中,自主品牌夏利排第一, QQ 排第六,旗云排第九,一汽、上汽、东风、北汽、广汽等大集团都有品牌入选,惟独没有长安及其合资企业的品牌。
更令长安集团沮丧的是,前段时间上市的陆风风尚两个月仅卖出去 153 辆,这与陆风风尚下线之时的浩大声势形成了强烈对比。而且,过去长安所拥有的价格优势、技术优势在今天都已经不再明显。此时进军轿车行业,似乎已经错失了最佳时机。对于长安的未来,似乎很难有人说清楚是明了还是坎坷,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汽车产业极速发展、中国汽车需求量的稳步上扬,令长安集团渐入佳境。在这个与稚嫩渐行渐远的旅程中,长安集团,似乎又将陷入更加混沌的遭遇战。
尹家绪对长安的贡献不可谓不大。那一头为世人津津乐道的白发记录了尹家绪和长安之间的历程。尹家绪不仅是长安的一把手,更是难以替代的精神领袖。在尹家绪的带领下,长安集团始终驻扎在中国四大汽车集团内, 2004 年一度赶超东风集团。而在尹家绪离开之后,长安集团销量大幅度下滑。由此看来,尹家绪的离开以及其离开之后的长安业绩,造成了长安集团一次精神上的集体失语。
长安会何去何从,不仅仅是媒体和公众的疑问,在长安人自己的心里,也会暗暗打鼓。徐留平上任之后,长安并没有延续尹家绪时代的辉煌,而是出现了门厅冷落的景象。而徐留平对尹家绪时代企业文化继承的断层,似乎也是造成长安失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尹家绪时代的长安,带给公众最大的印象就是先做后说。现在的长安显然背离了尹氏风格,开始先说了再做的方式。在这次发布会上,徐留平说,长安发展轿车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经过缜密思考、充分的准备,对于未来有明晰的长期规划,并提出了长安未来轿车发展的战略和产品线规划,加快自主品牌轿车推向市场的步伐。长安将重点发展微型、经济型轿车两个领域,并注重中级轿车领域,力求做强做精经济型轿车并打开中级轿车市场。今年长安将推出两厢经济型小型乘用车和 MPV 汽车, 2007 年将推出三厢经济型轿车, 2008 年推出三厢中级轿车, 2009 年还将推出性价比较高、特别适合普通家庭使用的三厢国民轿车。
这就是长安集团为公众规划的长安前景, 3 年后的目标都十分具体。
而据记者所知,早在 2004 年,长安就在上海成立技术分院,形成重庆、上海、意大利三地研发中心,通过专门网络相连,实现了“利用全球资源、以我为主的自主开发”国际国内同步研发的模式。尹家绪时代的长安一直在默默地做,为今天的长安做了很多铺垫工作。但在尹家绪离开之前,长安一直没有人站出来大肆渲染什么,就在 2005 年末的经济年度人物拉票现场,尹家绪在清华大学的讲台上,面对观众的追问,仍然坦诚地说,三年以后的事谁也没本事去规划,能考虑好一年的事就不错了。
而今,当长安的自主品牌还没有完全完成和到位时,长安已经迫不及待地站出来要说点什么了。也许是自主品牌的全线发飙,深深刺激了长安,令长安坐不住板凳;也有可能是长安为自己的自主品牌造势。但是,出车是年底还是明年的事情,尚只停留在规划中。相比与尹家绪时代默默做事的劲头,长安的文化似乎在悄然发生变化。飞速发展的汽车行业没有时间给长安去消化和适应尹氏与徐氏两个掌门人的文化差异。这种落差是会带来内耗还是会成为创新的动力,将是对徐留平内功的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