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xun457 发表于 2010-5-9 14:12:28

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曾说:“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这句话,被当时一位命运多舛的画家乐此不疲的提起着,这个“疯子”并在现实中用自己的画作与其切合着,表达自己强烈的内心与感受。
  他创作出来了举世瞩目的《向日葵》,还创作除了独一无二的《星夜》,漠视学院派是这位画家拥有自己的思考,独立的创作,而真正走在时代的前沿,以至于他的一生只卖出一幅画,临去世时才得到画界的好评。这不能不说不让人感到心酸,可是,这正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位命运多舛的画家是走在时代前沿的引领着与开创者。
  在夜晚,我们常常找寻不到美好、我们常常会感到疲惫还会甚至会有堕落的隐喻。在《星夜》中,我们看到的似乎已经不是一张正常的画作了,对于当时那个时代来讲,它是荒谬的、是毫无技法可言的甚至是糊涂乱摸的。可是跟随着艺术的发展,我们看到了在这位画家身上难能可贵的特点,这便是他独一无的特色,源于他敏感而深刻的内心感受更取决于他的生存环境。
  我认为,提到梵高的画是没有可能不提起他的背景的。这个出生于牧师家庭的孩子,从小就有着善的信念,他同情贫苦大众,甚至去了贫民窟里做教士。可当他发觉世界的真质之后,他无可救药的爱上了绘画之后,他出现在了我们大家的视界中。他所做的一切是那么样的疯狂、让人费解。与徐娘半老的下等妓女同居竟从她的身上寻找到创作灵感,阁下自己的耳垂送给同恩这位他爱的女人,直至最后的饮弹自杀。这一切的一切,我们似乎无法理解,因为我们是热爱生命之人,可是,我们真的比这位画家更热爱生命吗?
  《星夜》中呈现出来的东西,那是什么?每一颗大星、小星回旋于夜空中,新月也形成一个漩涡,星云与棱线宛如一条巨龙不停地蠕动着。细长的教堂尖塔不安地伸向天空。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回旋、转动、烦闷、动摇,在夜空中放射艳丽的色彩……准确的透视、虚幻的意象、亮丽的色彩、鲜明的对比。就是这么一副“不伦不类”的画作却是后世追捧的典范、无数人临摹的范本、艺术家研究的对象。我们来看看它究竟是什么?摆脱了褐、赭色的束缚,文森特?梵高走向了一个高度,真正的开始了自己的创作。在这位画家精神崩溃之前创作下了这幅《星夜》,钴蓝色的夜空占据画面的三分之二与远处的山融为一体,山边的小村庄是那样的美丽,可是笼罩在夜色中斑斑点点的统一着,让人的心情并不那么愉快,看着这小村庄我们感受着黑夜的呼唤,它在告诉我们:这真的是黑夜。可另外那三分之二的画面却以明快坚定地笔调呈现在画中,画家所作出的肌理与小村庄的平静形成着鲜明的对比。亮蓝与明黄,哪里的夜空会是这样的呢?这个疯子!还有,月亮,那么明亮、那么夺目;星星、那么明亮、那么夺目;就连天空中的云与空气都画得那么明亮、那么夺目!可画面的最前景却是一棵缠绕着藤蔓的树,我想那是画家的心思吧,是画家内心的焦虑与痛苦,画家大概是想要用它来打破寂静的夜与光彩夺目的星空形成对比、与寂寥忧郁的村庄形成对比、唤醒沉睡着的中景――那被天空与田地吞噬的山吧!疯子?不,这是真正的艺术家,这是一位天才!他用自己的笔表现着他内心强烈的感受:对社会的、对人类的、对贫穷的、对内心的以及对光明的!这幅画,这表现出画家对于光的感受,他内心挣扎着、扭曲着,蓝与黄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出画家灵魂的归属。在疯狂前期,作品也显出疯狂,可这却是这幅画的魅力所在。梵高用疯狂控诉了一切,无需多言,我们感受到了他的灵魂!
  “无需多言,我们感受到了他的灵魂!”是我对于《星夜》这幅画作最本质的理解。我觉得,能做到这一点的画家已经是超凡入圣的了,而梵高带着他的这幅画一起进入到一个超凡脱俗的世界里去了。不论是在现实、虚幻都来源于他的潜意识中,这貌似是一副充满着奇幻味道的作品,可他却对画家的内心灵魂与社会现实做出了最现实的诠释,像是要指引画家寻找光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上帝是月蚀中的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