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够低了,为什么国内没动静?
国际原油价格在7月14日创下每桶78.40美元的最高纪录之后,就一路下跌。截至9月13日,纽约市场油价跌至每桶63.76美元,创下今年2月以来的新低,与7月14日相比,目前纽约市场油价已下跌了约18%。而且,下降势头不减。9月4日,福布斯集团主席兼行政总裁史蒂夫·福布斯甚至表示,世界原油价格从长远来看会滑落到每桶30美元至35美元之间。奇怪的是,在国际油价大跌的情况下,国内油价几乎没有什么反应,这与国际油价上涨时,国内油价紧随其后连续上涨的表现大相径庭。事实上,自2003年7月以来,只有在2005年5月,国家发改委下调了国内汽油零售中准价。而这仅有的一次下调价格,也因触动了相关利益集体的利益而遭到诸多质疑。
可见,在国内油价跟涨不跟跌的背后,活跃着相关利益集体的身影,他们通过对价格决策者施加影响,使我国油价在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出现了国际油价涨时接轨,下跌时“错轨”的奇异现象,创造了一种全新的与国际接轨的方式。
当然,有关利益集团的代言人可以站出来说,国际油价还不稳定,还有很多变数,不妨再等一等、看一看。问题是,在国际油价上涨的时候为何不以这么好的耐心,等一等、看一看再调价?比如,机票燃油附加费在决定提高后不久,国际油价就开始下跌,如果真正有耐心再多等几天,航油价格就不用上调了,燃油附加费自然也不用提高了。
在跟跌反应迟钝的背后,实际上存在着一种利益的因素,国际油价下跌,进口原油成本降低,相关利益集团就可以获取更大的差价———这是实实在在地用时间换利润,利润当然都出在公众身上。这暴露出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弊端。
2001年11月份起,我国施行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的市场价格。如果三地加权平均价格按月变动幅度超过8%,发改委就可能在三地加权平均价格的基础上加运费后制定出国内成品油零售中准价,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集团以中准价为基础,在上下8%的幅度内制定最终零售价格。
这一定价机制看起来好像是与国际市场接轨了,但由于中间隔着发改委(行政权力)和两大石油巨头(市场垄断者),国际油价与国内油价的传导是快慢不一的:两大石油巨头对国际油价上涨的敏感度要远远大于对国际油价下跌的敏感度,更何况它们还有足够的能量去影响另一个重要的“导体”发改委。
从7月14日至今,正好两个月时间,油价的下跌趋势已非常明显。并且,此次油价下跌有着相当多的因素支持。比如,9月5日,美国宣布在墨西哥湾发现了一个储量可能高达150亿桶的大油田,美国原油储量可能将由此增加50%以上,被称为百年一遇的重大利好;中东局势已趋平稳……这一切都预示着,国际油价在短时间内很难再上涨,在这种情况下,理当尽快降低国内油价———至少也应该有所表示吧。
石油与许多行业密切相关,顺势降价,不仅有利于普通消费者,也有利于相关行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促进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不应因为照顾某些利益集团的“局部利益”而损害大局。(吕青)
有消息称,国际原油价格已经深跌22%,同时来自新加坡的数据显示:目前,该国汽油到中国完税后约等于5900元人民币/吨。而目前中石化的汽油销售价高达6250元/吨。汽油价格具有下调空间。据估计,汽油价格最大降幅可至4.7元人民币/升。记者就此向中石油、中石化在川机构求证时,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内成品油价格都是按照国家发改委制定的标准执行的,“要涨要降都是发改委说了算,”至少截至25日下午,“还没有收到类似消息。”(9月26日《华西都市报》)。
我们回忆一下油价屡次调高的情况。去年以来,在国际油价一路攀升的情况下,国内石油巨头们嗷嗷直叫,向国家发改委要求提高成品油价格。在我国石油供应对国际市场依赖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国内油价同步涨价,理由是充分的。发改委也几次调高油价,并对石油企业给予财政补贴。然而,面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大幅下降,国内成品油价格却并未做出同步反应。
这就让人们非常纳闷:为什么国际原油价格上升,国内油价上涨;国际原油价格下跌,国内油价却不降?
对于航空公司等用油大户,国家允许以增加机票燃油附加费等手段,弥补油价上涨带来的损失,但普通消费者却享受不到这样的优惠。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主管部门还出现涨价时反应灵敏,降价时反应迟钝的状况,就等于是直接侵害消费者利益。
在石油垄断经营的情况下,作为价格制定和管理部门,必须建立非常灵活的价格机制,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国际供应价格和国内需求价格联动,不能只是上涨的单边联动,而要随着上游产品的涨落,下游产品必须及时调高或调低价格。这样,才能算是真正和国际油价建立联运机制。接轨,这么接才是“正轨”! 国情! 油价上涨是与国际接轨,油价不降是中国特色。 年底以前油价必降3角左右!!!:handshake 与国际接鬼去吧:@ :@ :@ 叼,
93号卖到6.14他还喊亏本,降价哦,不升就好了! 要不怎么说是中国特色呢? 说考虑接轨也...接他妈X:@:@:@ 因为在中国,所有不降价。 中国特色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