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里面的真谛
黄帝内经里面的真谛癌症的研究应该建立在细胞和有机体的生物学与遗传学基础上。生物学家认为简单或者有核的原生质是所有生命的基础。因此所有的生命体都是同源的,所有的生命形成或在根本上都具有同一特性。化
学家的发现也揭示出生命物质的组成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大肠杆菌中的正确发现一定也同样适用于大象。
我们应该了解“细胞如何生长与分裂,如何聚集并形成组织,以及组织如何在特定基因的调控下发育”。“细胞和组织的遗传组成如何决定其形态与功能”,这些都是癌症研究的基础。
基因,中医称之谓“真气”,显得古老而简单。说:“真气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这里的“天”指的是人体的先天,由两精相搏而形成。这与现在“遗传信息是以微粒的形式从一
个生物体传递给其后代的”是相似的。生命体所携带的所有遗传信息,称之谓“基因组”:其是由基因相互分离、相互独立的信息单位组成。人类基因组的基因数量确定为22000个左右。
微观世界是难以用肉眼来进行观察的。可是中医运用“取类比象”“有诸内比形诸外”的方法,在古代对微观世界就有所认识。比如:基因,是20世生物学领域里的伟大成就,其表现出来的“遗传
信息”“表型”“细胞分化”为人们所认识。而在中国的古代的“黄帝内经”中对这一微观事物就有所发现和认识,提出“真气”的概念,其表现出来的“精”“气”“神”为人们所认识。古今观察事
物角度虽然不同,但得出的结论是相同的。
中国古代医学巨著《黄帝内经》认为人体的生命活动和繁育必定有一种肉眼难以察觉的动力在驱动.将其称之谓“真气”.故此,内经素问的第一篇论述“上古天真论”.上古,很远的古代.天,指人
体的先天.真,真气.意即很远的古代,人们就已经了解到人体先天真气的存在。
一、“耗散其真”可以引起早衰和疾病。
二、“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三、真气调控人体的生长发育称之为“天数”:“女子二七,男子二八。”
四、“肾者之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故五脏盛乃能泻。”人体真气的遗传信息是通过肾气(生殖)来实现的。
真气的外露表现是“精,气,神”。内经素问第二篇讲述的是神,篇名叫“四气调神大论”。以天人相应的方法讲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道理。违背会损害真气,认为“逆其跟,则伐其本,
坏其真矣”。
一、“神”在中医理论中并不迷信。“不见其增而物长,不见其衰而物亡,谓之神”。
二、“两精相搏谓之神”。
三、真气孕育世间一切生灵万物,千姿百态,万紫千红,形形色色,表露的是神。但是古人并不知道生物本身的“基因型决定表型”规律是几千年后的今天才被人们所发现和认识。
内经素问第三篇讲的是“气”。篇名“生气通天论”。生气:指阳气。通天:指太阳,意即阳气像太阳一样温煦、气化、固摄、卫外、推动人体的生命活动。
(一)、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
(二)、阳气者,精则养神。
(三)、气归精,精归化,化生精,气生形。
人体精的物质与形的化生都是阳气作用的结果。现在人们了解到“细胞不能正常分化”会发生癌变,这也是人体阳气不足,不能正常气化所致。
黄帝内经第四篇讲述的是“精”,篇名“金匮真言论”,金匮:是藏书用的柜子,真言:指重要的篇章。一,“夫精者,身之本也”。二,精藏于五脏:“藏精于肝、藏精于心、藏精于脾、藏精于
肺、藏精于肾”。精藏于五脏的意义在于“基因在形成组织结构时取决于其表达方式”。
基因属于中医真气范畴。真气的“精”“气”“神”与基因的“遗传信息”“细胞分化”“表型”相对应。癌症起因于基因突变,DNA损伤,细胞不能正常分化。中医谓之“真阴受损”表现为“精衰
、气弱、神疲”这为治疗癌症,确立“大补真元、填精、益气、宁神”方法找到理论依据。这也是为什么强调内经前四篇关于论述真气的道理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