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底,当上汽集团与南汽集团成功合并时,业界普遍预期在这种示范效应下,汽车行业将发生更多兼并重组的大事件。11个月过去了,尽管车市整体增速明显回落,竞争激烈程度远胜往昔,但并没有一起重组事件发生。
现在,期待中的事件终于有了风雨欲来的架势。上周,记者从长安汽车内部独家获悉,长安正在对昌河和哈飞进行重组,目前重组方案已经接近完成。推动这起重大重组案的是新组建不久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其内部人士已证实确有此事。
这起重组事件,正好为因“重大资产重组”停牌至今的长安汽车(000625)提供了注解。此前外界对于长安汽车蹊跷停牌的原因进行了多种猜测。
长安是国内产销量排名第四位的汽车企业集团,如果最终能成功重组,其产销规模将至少扩大50%,将有望超越东风汽车成功跻身三甲。这起重组案将成为继上南合作后,又一起足以改变国内汽车行业格局的重大事件。长安停牌传闻频出
“巴菲特将要入主长安!”“长安汽车将回购B股!”“福特将要减持长安福特马自达的股份!”从10月10日,长安汽车发布停牌公告后,各种论坛上关于长安停牌原因的猜测五花八门。起初多数传闻认定停牌与公司回购B股有关,因为长安在B股的价格远低于其A股价格。
不料10月24日长安汽车和长安B股突然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重大事项,由于该事项涉及重大资产重组,公司将继续对股票申请停牌直至方案公布。如果重组预案未能在30天内出台,公司股票最迟将于11月24日恢复交易,并且此后三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本次公告再度让股民论坛“炸开了锅”,长安汽车蹊跷地“一停再停”,让业界人士更加迷惑。多名证券分析师在解读长安公告中的“重大资产重组”时,不约而同想到了南方汽车的整体上市。南方工业汽车持有长安汽车52.47%的股份,是长安汽车最大股东。长安汽车集团前任总裁尹家绪2006年初调任南方汽车总经理,据称主要任务就是把南方汽车资产整体打包上市。
不过,分析人士认为此种解释实际上经不起推敲。首先,当下上市并不是一个好的时机。A股从去年的6000点顶峰到现在徘徊1700点左右,任何上市融资的打算都面临较大风险;其次,目前有多家“中字头”企业在排队等待上市,如果南方汽车“插队”上市,明显不合常理。
国泰君安汽车行业分析师张欣则提出,由于目前大股东手中盈利性资产乏善可陈,因此大股东注资整合的可能性应该不大。南方汽车整合了兵装集团旗下大部分汽车资产或股权,包括长安汽车、河北长安、北方奔驰及14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但实际除长安汽车外,其他资产并非优质资产。
工信部“推手”重组
正在业界倍感迷惑之际,组建不久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信部”)内部传出消息,其正在推动长安汽车集团重组哈飞汽车和昌河汽车。据悉,出身东风汽车的工信部副部长苗圩正在推动这件事情。工信部主管汽车产业的装备工业司主要操作此事。
就在上周,长安汽车内部人士也向记者独家证实,长安确实正在重组昌河和哈飞。长安公告的“重大资产重组”正是指这起重大重组案。长安和昌河一直否认有接触,这是因为双方的接触在更高层面上进行——长安集团的母公司即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与昌河、哈飞的母公司中航科工直接高端对话,就重组之事进行商谈。
昌河汽车董事长李耀上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昌河确实在与个别企业就合作事宜接触。他还表示,这件事能不能成还不知道,但昌河会做好自己的事情,并强调任何重组整合都必须考虑到三方面,即不伤害到企业、不伤害到员工、不伤害到产品。
李耀还多次强调,目前在市场上看不到新中航的动作,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做工作。由于李耀还兼任中航科工副总裁和新中航资产管理事业部筹备组的副组长两个职位,而新中航的汽车资产正划归后者管理,他的话可以解读为新中航一直在积极运作重组之事。
值得注意的是,从时间节点上判断,这起重组案已接近完成。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黎军日前表示,关于重组的信息披露时间将会提前,近两周内将会发布正式公告。另外,新中航计划在11月8日正式挂牌,随后其各项规划将一一对外公布,包括对汽车资产的处理,主要是昌河汽车、哈飞汽车及东安动力。
对这起重组有利的是,长安、哈飞、昌河都是军工企业,因此整合不会受到地方政府干预;其次,这三家企业都主产微车,发动机基本都是1L~1.3L排量,联合有利于资源共享,以规模优势降低成本。
跨越百万辆将轻松实现
根据工信部的方案,将由长安整合昌河、哈飞,昌河、哈飞未来将成为长安的子公司。长安将能整合微车产能、发动机等供应商配套和销售渠道,充分发挥规模优势。
在这起重组案中,除了工信部推动外,日本铃木也可能是推动者之一。由于产品线有限,随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两大合作伙伴昌河铃木和长安铃木为争夺资源争执不下,让铃木有些招架不住。为此,铃木一直希望将其整合,避免恶性竞争和相互诋毁。
9月底,日本铃木株式会社会长铃木修在重庆参与市长论坛期间,分别与新中航一把手林左鸣及长安汽车集团总裁徐留平进行了3个小时的会谈。尽管会谈内容不得而知,但此番沟通对于长安与昌河的重组谈判有所促进,此后这起重大重组案的谈判进程明显加速。
从大环境分析,这次重组可谓正当其时。北京奥运期间,国资委主任李荣融表示,央企重组步伐将在奥运会后加快。李荣融的表态被认为是国资委将主导新一轮兼并重组高潮。汽车业显然在被整合之列,国内各类汽车企业林立,力量分散,是一个迫切需要整合的行业。
根据2007年发布的《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到2010年中国汽车产业要形成一到两家年产200万辆以上的大型汽车生产企业,形成几家年产100万辆以上的骨干汽车生产企业。而今年前10月,长安汽车产销分别为652682辆和639196辆,以此推断今年全年很难突破销售80万辆大关。
如果长安与昌河哈飞能够成功整合,按照去年产销量,哈飞和昌河总共接近40万辆,加上长安80万辆,重组后的长安将超过120万辆,稳妥地进入国家鼓励的“骨干汽车企业”行列。长安将由此轻松跨越百万辆目标,打造成微车市场的“巨无霸”,未来直接瞄准150万辆甚至冲击200万辆目标。
观察
重组三大难题待解
眼看上南合并后又一起重大汽车业重组就要实现,国内汽车业格局将随之改变,但仍不容忽视这起复杂重组后的困难和风险。上周五,长安发布公告,再度强调本次重组面临“存在较大不确定性”,正在对具体方案进行论证,因此申请对股票继续停牌。目前来看,困难和风险至少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一般而言重组目的是提升业绩,但目前昌河和哈飞都处于亏损之中:中航科工(02357.HK)2008年半年报,目前其共亏损3.53亿元,其中汽车业亏损额超过3.53亿元。兼并这两个亏损企业,且产品线与长安本身有冲突,需拿出一个有说服力的重组方案,方能通过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批。
其次,今年长安汽车自身已步入下滑通道,连续5个月产大于销。除成本上升外,目前长安汽车现金流相当紧张,资金缺口高达20亿左右。现在重组昌河和哈飞,更需资金支持;未来要推动这两个企业发展,还将继续投入大量资金,如何解决资金难题,对于长安汽车高层来说,将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最后,昌河汽车已宣布退市,但目前还在进行资产置换,由于涉及颇多产权问题,费时肯定不少,一旦资产划到长安,同样面临这些问题。这意味着长安要完成重组,需较长时间操作,短期内对业绩提升有限。
此外考虑到中航科工此前在整合昌河和哈飞上就遇到过不少困难,最终要制定出一个让各方都能接受的方案,难度相当大。不排除因为某些因素阻碍重组的可能性,最终结果则要等到长安汽车披露的重组公告为准。
相关背景
新中航剥离汽车资产成必然
长安能够重组昌河和哈飞,关键在于新中航的认可;这起事件表明,新中航在是否发展汽车业务上,态度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从6月份将汽车业视为主业,到近期决定彻底剥离汽车资产。
一个百万辆级别微车“巨无霸”要诞生?
态度转变的关键在于国资委的要求。今年6月,新中航筹备组副组长谭瑞松向外界宣布:即将成立的新中航将大力发展汽车产业,并将航空业和汽车业同视作主业发展。外界质疑,发展汽车业是否符合央企重组方向?《中证内参》显示,国资委与新中航在这个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因为国资委希望新中航首先专注于做大飞机这个主业。由于昌河和哈飞均处于亏损之中,国资委担心汽车业务会拖累新中航。随后国资委又有了加大国企重组力度的表态,提出重组的原则是优势互补,新中航着重规划的汽车业务显然不符合该原则。
在此期间,新中航高层的相关表态也逐渐透露出这种转变。9月25日,即将上任的新中航总经理林左鸣表示,新中航集团的整合不会参与更多与主业无关的并购,而是要围绕航空主业做内敛式重组。而日前工信部副部长苗圩也表示,鼓励航空工业企业积极吸纳社会资本、其他行业资本投资航空工业。此前,中航科工已开始转让非主业资产公司的股权,被转让的这些资产很明显不符合国资委做大主业的要求。
此外,11月5日,新中航集团公布了获得国务院批复的组建方案和章程,新组织架构为10个业务板块、2个事业部、6个子公司、2家研究院,汽车业并没被提及,此前的消息是汽车将进入资产事业部管理。
在此大背景下解读长安与昌河哈飞重组事宜,就不会惊讶其快速操作过程了。新中航按要求剥离非主业资产,以昌河哈飞为代表的汽车资产名列其中,而恰遇处于发展瓶颈的长安愿意接盘,剩下就是讨价还价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