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英雄 发表于 2007-5-1 09:32:09

关于数码相机感光元件的看法

<P>目前数码相机的核心成像部件有两种:一种是广泛使用的CCD(电荷藕合)元件;另一种是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器件。</P>
<P>电荷藕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CD(Charge Coupled Device),它使用一种高感光度的半导体材料制成,能把光线转变成电荷,通过模数转换器芯片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经过压缩以后由相机内部的闪速存储器或内置硬盘卡保存,因而可以轻而易举地把数据传输给计算机,并借助于计算机的处理手段,根据需要和想像来修改图像。</P>
<P>互补性氧化金属半导体CMOS(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和CCD一样同为在数码相机中可记录光线变化的半导体。CMOS的制造技术和一般计算机芯片没什么差别,主要是利用硅和锗这两种元素所做成的半导体,使其在CMOS上共存着带N(带–电) 和 P(带+电)级的半导体,这两个互补效应所产生的电流即可被处理芯片纪录和解读成影像。然而,CMOS的缺点就是太容易出现杂点, 这主要是因为早期的设计使CMOS在处理快速变化的影像时,由于电流变化过于频繁而会产生过热的现象。</P>
<P>在相同分辨率下,CMOS价格比CCD便宜,但是CMOS器件产生的图像质量相比CCD来说要低一些。到目前为止,市面上绝大多数的消费级别以及高端数码相机都使用CCD作为感应器;CMOS感应器则作为低端产品应用于一些摄像头上,若有哪家摄像头厂商生产的摄想头使用CCD感应器,厂商一定会不遗余力地以其作为卖点大肆宣传,甚至冠以“数码相机”之名。一时间,是否具有CCD感应器变成了人们判断数码相机档次的标准之一。</P>
<P>由于CMOS传感器便于大规模生产,且速度快、成本较低,将是数字相机关键器件的发展方向。目前,在佳能(CANON)等公司的不断努力下,新的CMOS器件不断推陈出新,高动态范围CMOS器件已经出现,这一技术消除了对快门、光圈、自动增益控制及伽玛校正的需要,使之接近了CCD的成像质量。另外由于CMOS先天的可塑性,可以做出高像素的大型CMOS感光器而成本却不上升多少。相对于CCD的停滞不前相比,CMOS作为新生事物而展示出了蓬勃的活力。作为数码相机的核心部件,CMOS感光器以已经有逐渐取代CCD感光器的趋势,并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主流的感光器。<BR></P>

扎果 发表于 2007-5-1 09:38:19

谢谢斑竹本人正想买 还不知道 买什么洋的好!! 给介绍一种!

月野兔 发表于 2007-5-1 09:38:27

我的相机是用的CCD.

华英雄 发表于 2007-5-1 09:41:39

目前大部分数码相机还是采用,更成熟,成像质量更好的CCD感光元件,如国产明基,爱国者等.而比较便宜的如拍得丽相机,大都采用CMOS感光元件!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更高品质和科技的CMOS产品!

扎果 发表于 2007-5-1 09:42:43

看看 这个好吗 !本人想买 720元!可以吗?


最大输出素数 1200万象素 变焦倍数 8倍数码
感光元件 500万像素CMOS感光组件
存储卡 SD/MMC卡(最大支持2G)
显示器 3.0" TFT彩色液晶屏幕 尺寸 95×61×24mm
本机内存 16MB 电源 锂电池
性能参数

有效像素:1200万像素 4000×3000 (已通过机内硬件提升好)
感光元件:

500万像素CMOS感光组件
影像解析度:1200万像素(4000×3000),800万像素(3264×2448),500万像素(2560×1920), 300万像素(2048×1536), 100万像素(1024×768)

动态摄像:640×480、 320×240;(依记忆体容量而定,可不间断;同步录音)

镜头:光圈F/F3.0;f=8.34mm

对焦:

8倍数码变焦
图像质量:

三级(最好、好、一般)
液晶显示器:

3.0" TFT 彩色液晶屏幕
单独录音:无限时录音(依记忆体容量而定)

白平衡:自动/晴天/阴天/荧光灯/白炽灯

曝光:-2EV~+2EV

相片特效:黑白/正常

自拍模式:10秒

储存格式:JPEG / AVI (含声音)

传输介面:USB相容1.1/TV-OUT/内建麦克风

操作语言:

华英雄 发表于 2007-5-1 09:50:08

回扎果同志,现在买COMS感光元件的机器不是时候啊,技术上跟CCD的还有差距,不如买1000-1500之间的CCD数码相机,家用足够,像素在300W-600W之间.

华英雄 发表于 2007-5-1 09:59:41

&nbsp;图像传感器属于光电产业里的光电元件类,随着数码技术、半导体制造技术以及网络的迅速发展,目前市场和业界都面临着跨越各平台的视讯、影音、通讯大整合时代的到来,勾划着未来人类的日常生活的美景。以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无疑要属数码相机产品,其发展速度可以用日新月异来形容。短短的几年,数码相机就由几十万像素,发展到400、500万像素甚至更高。不仅在发达的欧美国家,数码相机已经占有很大的市场,就是在发展中的中国,数码相机的市场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因此,其关键零部件――图像传感器产品就成为当前以及未来业界关注的对象,吸引着众多厂商投入。以产品类别区分,图像传感器产品主要分为CCD、CMOS以及CIS传感器三种。本文将主要简介CCD以及CMOS传感器的技术和产业发展现状。&nbsp;&nbsp;&nbsp;&nbsp; 一、CCD图&nbsp; <BR>像传感器 <BR>&nbsp;&nbsp;&nbsp; CCD(ChargedCoupledDevice)于1969年在贝尔试验室研制成功,之后由日商等公司开始量产,其发展历程已经将近30多年,从初期的10多万像素已经发展至目前主流应用的500万像素。CCD又可分为线型(Linear)与面型(Area)两种,其中线型应用于影像扫瞄器及传真机上,而面型主要应用于数码相机(DSC)、摄录影机、监视摄影机等多项影像输入产品上。 <BR>&nbsp;&nbsp;&nbsp; 一般认为,CCD传感器有以下优点: <BR>&nbsp;&nbsp;&nbsp; 1.高解析度(HighResolution):像点的大小为μm级,可感测及识别精细物体,提高影像品质。从早期1寸、1/2寸、2/3寸、1/4寸到最近推出的1/9寸,像素数目从初期的10多万增加到现在的400~500万像素; <BR>&nbsp;&nbsp;&nbsp; 2.低杂讯(LowNoise)高敏感度:CCD具有很低的读出杂讯和暗电流杂讯,因此提高了信噪比(SNR),同时又具高敏感度,很低光度的入射光也能侦测到,其讯号不会被掩盖,使CCD的应用较不受天候拘束; <BR>&nbsp;&nbsp;&nbsp; 3.动态范围广(HighDynamicRange):同时侦测及分办强光和弱光,提高系统环境的使用范围,不因亮度差异大而造成信号反差现象。 <BR>&nbsp;&nbsp;&nbsp; 4.良好的线性特性曲线(Linearity):入射光源强度和输出讯号大小成良好的正比关系,物体资讯不致损失,降低信号补偿处理成本; <BR>&nbsp;&nbsp;&nbsp; 高光子转换效率(HighQuantumEfficiency):很微弱的入射光照射都能被记录下来,若配合影像增强管及投光器,即使在暗夜远处的景物仍然还可以侦测得到; <BR>&nbsp;&nbsp;&nbsp; 5.大面积感光(LargeFieldofView):利用半导体技术已可制造大面积的CCDD晶片,目前与传统底片尺寸相当的35mm的CCD已经开始应用在数码相机中,成为取代专业有利光学相机的关键元件; <BR>&nbsp;&nbsp;&nbsp; 光谱响应广(BroadSpectralResponse):能检测很宽波长范围的光,增加系统使用弹性,扩大系统应用领域; <BR>&nbsp;&nbsp;&nbsp; 6.低影像失真(LowImageDistortion):使用CCD感测器,其影像处理不会有失真的情形,使原物体资讯忠实地反应出来;<BR>&nbsp;&nbsp;&nbsp; 7.体积小、重量轻:CCD具备体积小且重量轻的特性,因此,可容易地装置在人造卫星及各式导航系统上; <BR>&nbsp;&nbsp;&nbsp; 8.低?m电力,不受强电磁场影响; <BR>&nbsp;&nbsp;&nbsp; 9.电荷传输效率佳:该效率系数影响信噪比、解像率,若电荷传输效率不佳,影像将变较模糊; <BR>&nbsp;&nbsp;&nbsp; 10.可大批量生产,品质稳定,坚固,不易老化,使用方便及保养容易。 <BR>&nbsp;&nbsp;&nbsp; 根据In-Stat在2001时对全球图像传感器的研究报告中指出,CCD产业前七大厂商皆为日系厂商,占了全球98.5%的市场份额,在技术发展方面,目前较有特色的主要厂商应为索尼、飞利普和柯达公司。 <BR>&nbsp;&nbsp;&nbsp; 飞利普公司在CCD产品方面的优势为,具有业界最大尺寸的CCD传感器,在数码相机的应用中,其35mm尺寸的CCD已经应用在“Contax”的数码相机中,成为专业数码相机的代言人。其次该公司还具有独特的“Frame-TransferCCD”(面扫描)技术,该产品在应用中,可实现每秒30-60幅的速率。这是真正视频信号的速度。 <BR>&nbsp;&nbsp;&nbsp; 柯达的CCD采用了广受好评的ITOCCD(氧化铟锡)技术,而不是传统的聚硅化合物。其特点是敏锐度更高,透光性比一般CCD提高了20%,对于一般CCD感应较弱的蓝光以及抗杂讯干扰方面有突破性的改善,其对蓝光感应能力提高了2.5倍,同时大幅降低了杂讯干扰,使影像更强锐利、色彩更加准确,为专业数码摄影提供了高解析度、锐利度的影像。 <BR>&nbsp;&nbsp;&nbsp; 传统CCD使用的是矩形的感光单元,而富士公司2年前研制的“SuperCCD(超级蜂窝结构)使用的是八边形的感光单元,使用了蜂巢的八边形结构,因此其感光单元面积要高于传统CCD。这样会获得三个好处,一是可以提高CCD的感光度、二是提高动态范围、三是提高了信噪比。这三个优点加上SuperCCD更高的生成像素成为富士公司在数码相机产品上的最大卖点。 <BR>&nbsp;&nbsp;&nbsp; 二、CMOS图像传感器 <BR>&nbsp;&nbsp;&nbsp; CMOS图像传感器于80年代发明以来,由于当时CMOS工艺制程的技术不高,以致于传感器在应用中的杂讯较大,商品化进程一直较慢。时至今日,CMOS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也开始非常的广泛,包括数码相机、PCCamera、影像电话、第三代手机、视讯会议、智能型保全系统、汽车倒车雷达、玩具,以及工业、医疗等用途。在低档产品方面,其画质质量已接近低档CCD的解析度,相关业者希望用CMOS器件取代CCD的努力正在逐渐明朗。CMOS传感器有可细分为:被动式像素传感器CMOS(PassivePixelSensorCMOS)与主动式像素传感器CMOS(ActivePixelSensorCMOS)。 <BR>&nbsp;&nbsp;&nbsp; 与CCD相比,CMOS具有体积小,耗电量不到CCD的1/10,售价也比CCD便宜1/3的优点。 <BR>&nbsp;&nbsp;&nbsp; 与CCD产品相比,CMOS是标准工艺制程,可利用现有的半导体设备,不需额外的投资设备,且品质可随著半导体技术的提升而进步。同时,全球晶圆厂的CMOS生产线较多,日后量产时也有利于成本的降低。另外,CMOS传感器的最大优势,是它具有高度系统整合的条件。<BR>&nbsp;&nbsp;&nbsp; 理论上,所有图像传感器所需的功能,例如垂直位移、水平位移暂存器、时序控制、CDS、ADC…等,都可放在集成在一颗晶片上,甚至于所有的晶片包括后端晶片(Back-endChip)、快闪记忆体(FlashRAM)等也可整合成单晶片(SYSTEM-ON-CHIP),以达到降低整机生产成本的目的。 <BR>&nbsp;&nbsp;&nbsp; 正因为此,目前投入研发、生产的厂商较多,美国有30多家,欧洲7家,日本约8家,韩国1家,台湾有8家。而居全球翘楚地位的厂商是Agilent(HP),其市场占有率51%、ST(VLSIVision)占16%、OmniVision占13%、现代占8%、Photobit约占5%,这五家合计市占率达93%。 <BR>&nbsp;&nbsp;&nbsp; 根据In-Stat统计资料显示,CMOS传感器的全球销售额到2004年可望突破18亿美元,CMOS将以62%的年复合成长率快速成长,逐步侵占CCD器件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去年快速发展的手机应用领域中,以CMOS图像传感器为主的摄相模块将占领其80%以上的应用市场。 <BR>&nbsp;&nbsp;&nbsp; 在业界,与CCD传感器不同另一点是CMOS目前占据市场主要地位的是北美厂商,前三大厂商为Agilent、OmniVision和Photobit。因此图像传感器业界的技术、产业竞争,实质上是日本和北美双雄争霸的局面。 <BR>&nbsp;&nbsp;&nbsp; CMOS图像传感器属于新兴产品市场,其市场占有率变化不如成熟产业那般恒常不变,例如在1999年时,CMOS市场中,按照出货比例排名依序为Agilent、OmniVision、STM和Hyundai,其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4%、22%、14%和14%,其中STM是欧洲厂商,Hyundai是韩国厂商;但只经过一年后的市场竞争,Agilent和OmniVision出货排名顺序仍然分居一、二,且市场占有率分别提升到37.7%和30.8%,而STM落居第四,市场占有率大幅滑落至4.8%,至于Hyundai更是大幅衰退只剩2.1%的市场占有率,值得一提的是Photobi在2000年度的大幅成长,全球市场占有率快速成长至13.7%,排名全球第三。这三家厂商出货量就占全球出货量的82.2%。从中可以分析,这个产业的厂商集中度相当密集,所以观察上述三家厂商的近期动态和发展,可看出许产业和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BR>&nbsp;&nbsp;&nbsp; Agilent主要的产品为第二代的CIF(352*288)HDCS-1020和第二代的VGA(640*480)HDCS-2020,主要应用在数码相机、行动电话、PDA、PCCamera等新兴的资讯家电产品之中,此外Agilent在2000年另一成功策略是和Logitech与Microsoft这两家公司策略联盟,打入了光学鼠标产品领域,但是这是非常低阶的CMOS产品,而且不是为了捕捉影像,所以在做影像感测器的全球统计时并未将此数量一并加入,但是此举可看出Agilent以CMOS技术为基础进军光学元件的规划意图。 <BR>&nbsp;&nbsp;&nbsp; OmniVision它主要的产品包括?UCIF(352x288)、VGA(640x480)、SVGA(800x600)和SXGA(1280x1024)。目前Omnivision开发的130万像素等级的CMOS图像传感器正在被业界大量应用在数码相机中。业界一般认为,百万像素为使用CMOS和CCD的分水岭,CMOS成功跨进这一市场,足以说明CMOS技术发展对市场的渗透度,未来可能将取代CCD成为中低档影像产品的不留应用。<BR>&nbsp;&nbsp;&nbsp; Omnivision在2001年5月开发的CIF(352x288)等级的CMOS传感器,其特色为低?m电,目标市场定位在移动电话上,其产品发展策略和各大研究调查机构不谋而合,目前在移动电话市场上,CMOS模组的摄相模块已经成为移动通讯应用的最大量产品。 <BR>&nbsp;&nbsp;&nbsp; Photobit在2000年获得较大成功。2001年Photobit率先研发出PB-0330产品型号的CMOS图像传感器,此产品特色具备单一晶片逻辑转数位的变频器,它是第二代1/4寸的VGA(640x480),同时也推出PB-0111产品型号的CMOS影像感测器,是第二代1/5寸的CIF(352x288)。Photobit推出这两种产品主要针对数码相机和PCCamera这些近年来蓬勃发展的数位化产品,和OmniVisionCIF(352x288)定位在行动电话市场上有所区隔,其推出CIF(352x288)和VGA(640x480)这两种不同解析程度的影像感测器,行销范围意图含盖低阶和中高阶市场。 <BR>&nbsp;&nbsp;&nbsp; 去年业界发展了CMOS图像传感器新技术--C3D。C3D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像素反应的均一性。C3D技术重新定义了成像器的性能(即把系统的整体性能包括在内)并提高了CMOS图像传感器在均一性和暗电流方面的标准性能。 <BR>&nbsp;&nbsp;&nbsp; 今年初,美国Foveon公司公开展示了其最新发展的FoveonX3技术,立即引起业界的高度关注。FoveonX3是全球第一款可以在一个像素上捕捉全部色彩的图像传感器阵列。传统的光电耦合器件只能感应光线强度,不能感应色彩信息,需要通过滤色镜来感应色彩信息,我们称之为Bayer滤镜。而FoveonX3在一个像素上通过不同的深度来感应色彩,最表面一层感应蓝色、第二层可以感应绿色,第三层感应红色。它是根据硅对不同波长光线的吸收效应来达到一个像素感应全部色彩信息,目前已经有了使用这种技术的CMOS图像传感器,其应用产品是“SigmaSD9”数码相机。 <BR>&nbsp;&nbsp;&nbsp; 这项革新技术可以提供更加锐利的图像,更好的色彩,比起以前的图像传感器,X3是第一款通过内置硅光电传感器来检测色彩的。FoveonX3的技术对于传统半导体感光技术来说有很大的突破,也有颠覆传统技术的效果,相信FoveonX3会有很好的前景。 <BR>&nbsp;&nbsp;&nbsp; 在高分辨率像素产品方面,日前台湾锐视科技已领先业界批量推出了210万像素的CMOS图像传感器,而且已有美商与台湾的光学镜头厂合作,将在第三季推出此款CMOS传感器结合镜头的模组,CMOS应用已经开始在200万像素数码相机产品中应用。 <BR>

扎果 发表于 2007-5-1 10:00:21

哦了 那我就先不买呢!!!!!!

华英雄 发表于 2007-5-1 10:05:13

上面那台机子说白了只是一台带拍照功能的MP4罢了,很重要的是,它没有光学变焦功能!这对于数码相机来说就好比得了近视眼一样,靠数码变焦则是以图像质量为代价,得不i赏失啊

星友 发表于 2007-5-1 15:13:03

学习了。:o :o
页: [1] 2 3
查看完整版本: 关于数码相机感光元件的看法